簡體
玄幻 武俠 都市 曆史 科幻 遊戲 女生 其他
首頁

第三節 祖國統一的成功實踐——港澳的回歸(2 / 3)

開啟AI情感朗讀功能。歡迎大家點擊體驗!

(二)香港、澳門回歸後的順利發展

香港、澳門回歸以來,“一國兩製”在香港、澳門的實踐獲得了巨大成功。在中央政府的支持和鼓勵下,港澳特區政府堅持“一國兩製”、“港人治港”、“澳人治澳”、高度自治的方針,戰勝了各種考驗和困難,經濟社會發展取得了輝煌的成就。

“一國”得到了落實。香港、澳門回歸以來,中央政府認真履行各項職責,解決了特區發展中遇到的重大政治法律問題,有力地維護了香港的繁榮穩定。同時,在亞洲金融風暴、禽流感和“非典”肆虐的時候,都給予港澳特區以巨大無私的支持。香港、澳門與內地更緊密經貿關係(CEPA)的相繼確立,開放內地赴港澳“個人遊”等,這些都極大促進了香港、澳門經濟的發展。隨著內地和港澳聯係的日益緊密,國民教育和國情教育蓬勃開展,港澳同胞的“一國”意識有很大提高,對國家的認同感得到很大加強。

持特區政府護照的人數大大增加。護照是國民身份的象征,判斷港澳同胞國家認同變化的一個重要指標是他們持有護照的改變。以香港為例,1997年回歸之初,很少香港人申請新的中華人民共和國特別行政區護照。而10年之後的今天,根據香港特區政府的統計,在香港700萬居民中持有中國特區護照的人數已經超過400萬,同期持有“英國國民(海外)護照”者則降為150萬人。

“兩製”成為現實。香港、澳門特別行政區行政機關、立法機關和司法機關都由本地人組成。特區政府依法履行起管理本地社會的職責,中央對特區依法高度自治的行政、立法和司法事務,從來沒有幹預,實現了“港人治港”、“澳人治澳”、“高度自治”。廣大港澳同胞繼續以自己習慣的方式生活,香港、澳門依然充滿生機和活力。與此同時,祖國內地的社會主義製度也沒有被同化,社會主義事業在祖國內地也是蒸蒸日上,達到了“一國兩製”構想的目標,兩種不同的社會製度和諧地在統一的中國共同存在、共同發展。

經濟取得了長足發展。自回歸以來,在中央政府的支持和港澳各界的共同努力下,港澳地區經濟取得了長足發展。香港經濟逐步克服了1998年金融危機造成的困難,開始走向全麵複蘇。2003年、2004年、2005年和2006年香港經濟增長分別達3.2%、8.6%、7.5%和6.8%。現任香港特區行政長官曾蔭權最近在形容香港經濟現狀時說:“差不多20年來,現在是最好的情況。”香港進一步鞏固了作為國際金融、貿易、航運中心的地位。澳門經濟從回歸前的連續4年負增長,到回歸後的連年跨越式增長,發展勢頭令人矚目。僅2006年前三季度,澳門經濟的平均增幅就接近15.6%。2006年,澳門入境旅客總人數超過2199萬人次,相當於1999年的3倍,內地旅客仍然是澳門最大的客源市場。與此同時,澳門的失業率呈現不斷下降趨勢,令澳門居民真正享受到了經濟增長帶來的實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