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
玄幻 武俠 都市 曆史 科幻 遊戲 女生 其他
首頁

第三節 加強和改進思想政治工作,大力倡導基本道德規範,公民素質普遍提高(2 / 3)

開啟AI情感朗讀功能。歡迎大家點擊體驗!

袁隆平院士獻身科學,一生致力雜交水稻研究,幫助人們解決吃飯問題,受到世界人民的尊重。到目前為止,他已經獲得了19項國內外大獎和榮譽。

作為世界級的科學家,袁隆平認為,熱愛祖國,熱愛人民,這是做一個科學家的基本前提。如果對民族、對國家、對社會、對人民沒有感情,就很難成就一番事業,有了感情,才能為社會做一些事情、獻一份愛心,這樣你才會有欣慰感。

20世紀60年代,袁隆平院士從質疑權威開始了自己的雜交水稻研究。他說:“科學研究要勇於探索,勇於創新,這個是關鍵。搞科研,應該尊重權威但不能迷信權威,應該多讀書但不能迷信書本。科研的本質是創新,如果不尊重權威、不讀書,創新就失去了基礎;如果迷信權威、迷信書本,創新就沒有了空間。”

袁隆平說:“做科研不要怕冷嘲熱諷,不要怕別人說你標新立異。如果老是迷信這個迷信那個,害怕這個害怕那個,永遠隻能跟在別人後麵。隻有敢想敢做敢堅持,才能做科技創新的領跑人。這個我是有深刻體會的。”

袁院士今年已77歲高齡,但還堅持下田研究。他告訴記者,做科研要埋頭苦幹,不畏艱苦,這個是基本功。一個人事業的成功或者失敗,最終起決定作用的是頑強堅持的毅力。

“我的工作主要在實驗田,越是打雷、刮大風、下大雨,越要到田裏麵去看看,看禾苗倒伏不倒伏,看哪些品種能夠經得起幾級風。從參加工作到現在,隻要田裏有稻子,我每天都堅持下田實驗。”

袁隆平告誡年輕的農業科技工作者:“搞育種就是要堅持在科研一線,這樣才會發現新品種,才會產生靈感。‘靈感=知識+汗水’。我想,搞科學研究是這樣,從事其他任何工作也是一樣的。”

在常人看來,袁隆平功成名就,一個人想追求的東西他都有了,可是他依然是個“老頑童”,雖然做出了不平凡的事業,卻過著平凡的生活。“科研工作者要淡泊名利,踏實做人。現在有少數人搞學術腐敗,就是功利心、享樂心太重,急功近利,弄虛作假,到頭來害人害己,做人還是踏踏實實的好,一個人越是出名就越要謙虛謹慎,越要夾著尾巴做人。驕傲使人落後,這是天經地義的真理。”

“精神上要豐富一點,物質生活上則要看得淡一點。一個人的時間和精力是有限的,如果老想著享受,哪有心思搞科研?在吃方麵以清淡和衛生為貴,穿方麵隻要樸素大方就行了。少走彎路,不留遺憾,身心才會健康,心情才會愉快,事業才會做得長久。”袁隆平說。

(http:\/\/www。godpp。gov。cn\/wsymg_\/2007-05\/30\/content_10156718.htm)

2.感動中國:洪戰輝帶妹求學12年

在湖南懷化學院,人們曾常常看見這樣一位學生,他每天早上都會用自行車,把一個10多歲的妹妹送到石門小學,晚上再接回到他們的住處——男生宿舍下的樓梯間。而這位小妹妹和他並沒有血緣關係,是犯有間歇性精神病的父親撿來的棄嬰。由於母親離家出走,這位撿來的妹妹,由他一手帶大。從洪戰輝讀高中時,他就一直把妹妹帶在身邊,靠做點小生意和打零工來維持生活,如今已經照顧了12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