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
玄幻 武俠 都市 曆史 科幻 遊戲 女生 其他
首頁

正文 第26章(2 / 3)

開啟AI情感朗讀功能。歡迎大家點擊體驗!

有時候皇後劉氏也常常攜了德妃來奉茶遞水,在一群太監宮女麵前,陪著皇上發呆。劉氏是刑部尚書的孫女,父親任著陝川刺史,生了李憲和壽昌、代國兩位公主。德妃竇氏,開國大將竇抗的曾孫女,祖父是莘國公,父親任著潤州刺史。李隆基是她的兒子。

怎麼看都是又般配又和美的一家人。

說起竇氏,她本還有個更加淵源顯赫的族譜背景,扶風大族竇家。隻不過到唐朝確立科舉製度選拔人才之後,那些靠著門閥出身謀求仕途的關、崔、鄭、王等族漸漸衰落下來。故而竇家便不再提以前的事情了。

若再往上數,竇氏的太爺爺的母親是隋文帝的姐姐,萬安公主。還嫌不夠要往久遠裏挖的話,按著族譜一輩一輩翻過去,什麼桓思皇後、章德皇後、這個侯那個公,大將軍大司馬,多了去了,比如竇族一直堅信漢景帝的母親竇太後就是竇家一分支清河郡裏走出去的家人子。

雖然士族在唐已式微,竇氏仍憑著良好的出身和姿容當上了德妃,並將她身上世代沉澱所蘊著的那一份智慧傳承給她的下一代。眾多皇孫中,武後隻對李隆基一人特加寵異之,可見這隆基孩子在娘胎裏時多麼會挑基因,繼承的大部分都是精華,天之寵兒啊!

這天半下午,惠風和暢,楊絮和柳絮一齊紛飛在鶴翔殿外。竇德妃在兒子居處和藹親切地召見了從他兒子荷包裏掏走不少顆金豆子的小宮女石榴。

李隆基特別叮囑石榴給他母妃特製些合胃口的糕點,要宜人又不膩的。石榴在他的小廚房裏挑挑揀揀,最後隻選了幾枚皺巴巴的果子裝碟。

德妃含笑允石榴講一講為何不挑新鮮的櫻桃當材料。

“……這種果子在司膳坊的名冊上叫做益母子,性酸味清香,長在在西突厥和吐蕃的交界處,過了吐穀渾便不能開花結果了,隻有小片山地可以種植,因此南詔國和迦摩縷波國特別珍視,每年都將第一批益母子作為貢品進獻給吐蕃讚普,讚普常常轉贈我朝。”

石榴端著一碟檸檬向德妃講解:“吃膩了甜點,以此物作飲品可開胃。擠汁和入麵中做點心也很好,可惜益母子數量有限,無法達成。”

愛一行,幹一行,石榴愛她所從事的行當,跟著啞師傅學習也格外用心,每讀一本進貢記錄冊子,就能長一次知識。此時麵對竇德妃,聊起奇珍異果來遊刃有餘。

“因其極酸,配菜又易由酸轉苦,司膳坊曆來隻儲藏,很少拿去食用。其實益母子分為青黃兩種,青果子並非未熟之色。黃色的益母子香味較濃,儲過一段時間,瓤的滋味就弱了。青色的益母子香味較淡,即使外皮萎皺,切開之後仍可泡水。娘娘請試試這枚黃色的益母子。”青檸檬太酸了,還是別推薦給德妃比較好。

德妃叫人按照石榴的說法,將益母子切半,擠幾滴到碗中,加上蜂蜜調成一杯益母子蜂蜜水,掩袖嚐了一口,果然令人舌上生津,餘香滿口。她笑著頷首,示意石榴上前來。

“本宮以為做蛋糕的宮人是位經驗老到的坑飪,聽隆基說到不是坑飪是小宮女‘十六’時,本宮還當他指十六歲的宮人,已是讚歎玲瓏心思了。及至講明此石榴非十六,親眼見了你說得頭頭是道,才肯相信。”

德妃賞了她一串珊瑚項飾和絹花,笑對李隆基說:“太後昔日令上官婉兒任詔命時,婉兒才十四歲。普天下那些讀書數十載才考上探花榜眼進士的男人們,誰能想到錦繡詔文皆出自未及笄的女子之手。如今石榴比婉兒還小,照本宮看,她到了十四歲,說不定也能當上司膳一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