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
玄幻 武俠 都市 曆史 科幻 遊戲 女生 其他
首頁

第二節 認識心理健康的標準(1 / 3)

開啟AI情感朗讀功能。歡迎大家點擊體驗!

心理健康對大學生成才有重要的影響,健康的心理不僅是大學期間正常學習、交往、生活、發展的基本保證,而且對大學生的其他素質的發展都有很大影響。如果一個大學生經常地、過度地處於焦慮、鬱悶、孤僻、自卑、猶豫、暴躁、怨恨、猜忌等不良心理狀態,是不可能在學習和生活中充分發揮個人潛能,取得成績,得到發展的。當代大學生所承擔和將要承擔的學習任務和社會責任更繁重、更艱苦,同時,社會對大學生的期望更殷切、更全麵。隻有保持心理健康,才能有利於大學生的成長和發展,有利於整個民族素質的提高。

一、心理健康與全麵發展

心理健康是身心健康的重要組成部分。心理健康就是將個人心境發展成最佳狀態。它是一種持續的狀況,當事人在這種狀況下能作出良好的適應,具有生命活力,能充分發揮其身心潛能,不僅是免於心理疾病而已。心理健康有四個明顯的標誌:身體、智力、情緒十分調和;適應環境,人際關係中彼此能謙讓;有幸福感;在工作和職業中能充分發揮自己的能力,過有效率的生活。

綜上可知,心理健康是指生活在一定的社會環境中的個體,在高級神經功能正常的情況下,智力正常、情緒穩定、行為適度,具有協調人際關係和適應環境的能力。

心理健康與德智體美各育有密切的關係。我國的教育方針是使受教育者在德、智、體諸方麵得到全麵發展,成為社會主義事業的建設者和接班人。大學生心理健康是全麵發展的基礎。

心理健康與德育的關係極為密切。高校德育是指思想政治和道德品質方麵的教育。政治品質包括政治觀點、政治立場、政治態度和政治行為;思想品質即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道德品質指按社會規定的道德準則行動時所表現出來的穩定性和傾向性。德育的這三個方麵的養成,都與大學生的心理健康有密切關係。觀點、態度、行為、穩定性、傾向性本身就是心理活動在特定層麵上的反映。事實證明,心理健康的人,有利於培養較高的思想政治品質和道德品質。那些不能正確地處理人際關係甚至違法亂紀的人,多少也與其心理不健康有關。隻有心理健康的人才能夠不斷提升自己的德行,擁有協調的人際關係,為社會的發展貢獻自己的力量。

心理健康與智育的關係也很密切。智育是指發展智力的教育,包括知識、智力、技能三個方麵。有效的學習活動與智力發展全賴於正常的心理活動。智力包括觀察力、記憶力、想象力、思維力,這些都是心理活動在認識過程中的具體反映。智力正常是心理健康的標誌之一。在此前提下,積極的情緒、堅強的意誌、良好的個性、和諧的關係,都有助於強化智力活動,促進智力潛能開發。心理健康的學生,大多數學習效率較高,學習成績較好。

心理健康與體育也有密切的關係。體育是指以發展體力、增強體質為主的教育。強健的體魄是大學生成才的物質基礎,是大學生更好地發揮德、智作用的載體。生理健康與心理健康是相互影響、相互作用的。體育不僅可以強健身體,也可以鍛煉意誌,轉移消極情緒;同時心理健康的人更能吃苦耐勞,有頑強的毅力,表現為更強健的體魄。因此,體育與心理健康密不可分,相互促進。

心理健康與美育的關係也很密切。美育是指對青年學生心靈、行為的教育。美的境界是德、智、體優化的外在表現,也是理想人格的內在要素。心理健康本身就蘊含著美的成分,比如情感美、意誌美、行為美、品德美、語言美。心理健康的人人格統一協調、自然真實,體現著一種性格美。心理不健康的人人格分裂、言行不一、虛偽,達不到美的要求。沒有心理健康就談不上行為的外在美和內在美;不懂得美的真諦,不會賞美、審美的人也不可能成為一個心理健康、人格健全的人。

可見,大學生的心理健康與德、智、體、美各育關係密切,是全麵發展的基礎。

二、大學生心理健康的標準

心理健康對大學生的成長至關重要。但準確界定心理健康的標準卻並非易事。因為心理現象是主觀精神現象,它的度量很難有一個固定而清晰的界限。一般而言,界定心理健康可遵循三條原則。第一,心理活動與外部環境是否具有同一性。即一個人的所思、所想、所做、所為是否正確地反映外部世界,有無明顯的差異。第二,心理過程是否具有完整性和協調性。即人的心理活動中認識、情感、意誌三個過程內容是否完整,是否協調一致。第三,個性心理特征是否具有相對穩定性。即人的個體心理特征在沒有重大的外部環境改變的前提下,氣質、性格、能力等個性特征相對穩定,行為表現出一貫性。

根據以上三項原則,一般應該從環境適應能力、挫折耐受能力、情緒調控能力、社會交往能力、自我意識水平等方麵具體界定心理健康的標準。

根據大學生的心理特征、特定的社會角色的要求以及心理健康學的基本理論,可以把大學生心理健康的標準大致概括為以下幾個方麵:

第一,能保持對學習較深厚的興趣和求知欲望。智力正常是人一切活動的最基本的心理條件,而大學生一般智力都比較優秀。學習是大學生生活的主要內容,心理健康的學生珍惜學習機會,學習態度端正,求知欲望強烈,能克服學習中的困難,學習成績比較穩定,能保持一定的學習效率,掌握有效的學習方法,從學習中獲得滿足感與快樂感。

第二,能保持正確的自我意識,接納自我。自我意識是人格的核心,指人對自己以及自己與周圍各種關係的認識和體驗。人貴有自知之明。心理健康的學生了解自己,接受自己,自我評價客觀,既不妄自尊大而做力所不能及的工作,也不妄自菲薄而甘願放棄可能發展的機會;自信樂觀,生活目標與理想切合實際,不苛求自己,能揚長避短。

第三,能調節與控製情緒,保持良好的心境。情緒影響人的健康,影響人的工作效率,影響人際關係。心理健康的學生能經常保持愉快的心境,對生活和未來充滿希望;雖然也有悲、憂、哀、愁等消極體驗,但能主動調節;同時能適度表達和控製情緒,喜不狂、憂不絕、勝不驕、敗不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