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
玄幻 武俠 都市 曆史 科幻 遊戲 女生 其他
首頁

第一節 友誼與爰情的聯係與區別(1 / 3)

開啟AI情感朗讀功能。歡迎大家點擊體驗!

青年時期是情感體驗十分豐富的時期。友誼和愛情就是這個時期情感世界的重要體現。正確地認識和處理友誼、愛情方麵的問題,是青年社會化的重要內容,也是關係到能否順利度過大學階段的重要問題。

正確地認識和處理友誼和愛情方麵的問題,首先要認識友誼和愛情的內涵及其區別。

一、友誼及其意義

1.什麼是友誼

友誼是人與人之間在互相尊重、互相信賴的基礎上建立的一種純潔而美好的情誼。友誼既存在於同性之間,也存在於異性之間。這種朋友間良好的交情,是除了家庭和親戚關係之外的最重要的人際關係。真正的友誼,不但存在利益和思想的一致,而且要求情感上的相互依戀。它是建立在理想、誌趣、氣質等一致的基礎之上的。

友誼在人們的精神生活中占據重要地位。人不能沒有朋友,不能沒有友誼。古今中外,人人都需要和珍惜友誼,都渴望結交真正的朋友。科學家愛因斯坦說過世間最美好的東西,莫過於有幾個頭腦和心都很正直、嚴正的朋友。“科學家達爾文也高度評價友誼講到名望、享樂、財富等,如果拿來與友誼的熱情相比,這一切都隻不過是塵土而已。”

在人類曆史上,留下了許多高尚情誼的範例。春秋時期的琴師伯牙與鍾子期誌趣相投,心靈相通,結為“知音”,留下“高山流水”之讚譽。戰國時期趙國的名將廉頗自恃戰功,曾不服藺相如以口舌之功而居上位,欲加淩辱,醒悟後知錯改錯,主動背負荊條、上門請罪,結下了將相和的友情,傳為“負荊請罪”的美談。三國時期的劉備、關羽、張飛,由於誌向一致,在桃園結拜為兄弟,相互信任和體諒,終成大業,世傳“桃園三結義”。唐朝的著名詩人李白和杜甫,誌趣相投,互相敬佩,結下了真摯的友誼,“醉臥秋共被,攜手日同行”,被後人千古傳誦。魯迅與瞿秋白在艱苦的環境裏結下了深厚的友誼,魯迅曾手書清朝詩人何瓦琴的詩句“人生得一知己足矣,斯世當以同懷視之”贈送給瞿秋白,足見知己之情。在國際共產主義運動史上,革命導師馬克思與恩格斯的友誼更是進步入類的楷模。他們互相體諒、互相支持、互相愛護,真誠合作、共創大業,成為無產階級高尚友誼的典型。正如列寧所指出的,馬克思和恩格斯的友誼“超過了一切古老的傳說中的最動人的友誼的故事”。

大學生在進入新的學習和生活環境之後,盡快建立新的友誼關係,是其歸屬感和穩定情緒的直接需要。隻有結交了朋友,才能獲得新的情感交流和寄托的可能。

2.友誼的意義

隻有認識友誼的意義,才能更加自覺地建立和珍惜真摯的友誼。友誼對於青年大學生的重要意義,大致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麵認識。

第一,滿足大學生的歸屬感,穩定情緒,進行正常的學習和生活。大學的新生,由於社會經驗的欠缺,環境的陌生,需要盡快找到歸屬感,才能安定下來。友誼的建立,就能夠滿足這些要求,使得大學生在思想感情上建立寄托,盡快在新的環境裏紮下根,開始新的生活。

第二,豐富青年感情世界,發展高尚的情操。友誼是一種感情的互相給予。在友誼的真誠交往過程中,有利於青年大學生體驗人生,懂得關心他人、尊重他人,從而形成高尚的情操。

第三,使道德情感向社會擴展,把個人與他人和社會的命運連接起來,增強社會責任感。友誼的建立,自然擴大了高尚情感施加的範圍。隨著友誼的擴大和不斷深化,就會引導大學生深入思考人生和社會的關係,通過各種社會實踐的渠道,理解社會人際交往的原則,增加社會責任感。

第四,給人的生活和進步以動力。友誼的建立,使人在互相信任和幫助的過程中得到生活的參照和前進的指示,得到真誠的激勵和智慧的啟發,從而轉化為強大的動力。同時,在共同進步的過程中,能夠產生互相帶動、互相學習的良好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