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
玄幻 武俠 都市 曆史 科幻 遊戲 女生 其他
首頁

正文 第二章 常見淡水魚(一)(2 / 3)

混養指數

和各種體形的熱帶魚相處都不會有大問題,隻是要避免與大型獵食魚和遊動緩慢的小型魚混養。

飼養適應性指數

脂鯉科熱帶魚中最容易養活的種類。

繁殖方法

繁殖容易,成對養在小容器內,加入蒸餾水並保持溫暖水溫,再布置些絲狀水草,就能誘使它們發情。產卵量較大,200—300枚,產卵後及時將親魚撈出,否則它們會吞吃自己的卵。一天後孵化。

飼養方法

黑裙體質強健,適應性強,對水質沒有嚴格的要求,在18℃—28℃的水溫下都可適應。如果要使其體色鮮豔,仍然需要25℃左右的水溫和微酸軟的老水。

澳洲彩虹魚

科名:黑線魚科

原產地及分布:澳大利亞北部,屬於淡鹹水交融魚

別名:彩虹魚、澳洲紅尾虹魚、澳洲美人

形態特征:魚體呈紡錘形,頭非常尖。側扁,背鰭兩組,尾鰭叉形,體長約8—12厘米。魚體呈淡黃綠色,從鰓蓋後端至尾柄基部有3—8條紅色縱向條紋,間或青色、藍色條紋。鰓蓋上有一塊紅色斑塊,斑塊周圍為金黃色。背鰭、臀鰭均為鮮紅色,尾鰭淡紅色,外觀十分美麗。

生活在水體中、上層。性情活潑,非常吾歡群遊。雜食性。

選擇眼睛與身體的比例合適且體色明亮的。眼睛比例過大,表示魚已呈現過於老化的現象,或者說明該魚已很難再長大了。體色較暗,表明此魚尚未適應環境,處於不穩定狀態,或是魚體質較弱,或是患有疾病的征兆。

食物種類

餌料以小型魚、蟲為主。

混養指數

飼養比較容易,適合初養觀賞魚者。

飼養適應性指數

澳洲彩虹魚性情溫和,能與其他品種的熱帶魚和睦相處,是混養的好品種。

繁殖方法

該魚是卵生魚類,繁殖比較容易。雄魚顏色比雌魚鮮豔;雌魚性成熟時腹部比雄魚膨脹。繁殖水溫以24℃左右為宜。繁殖前需先在箱底鋪一層金絲草,然後將經過挑選的親魚按雌:雄=1:1的比例放入。經過追逐,雌魚將卵產在金絲草上,雄魚射精,使卵受精,受精卵黏在金絲草上。每對親魚每次產卵約300粒左右,約7天左右才能產卵完畢。產卵結束後,應將親魚撈出。受精卵經過1周左右可孵化出幼魚,幼魚再經過3天左右才可遊動、攝食。幼魚成長約8個月後性成熟,一年可繁殖多次。

喜歡弱堿性的含鹽水質,對水質無嚴格要求。適合生活在酸堿度中等偏上的水質環境中,pH值7—7.5,適合水溫18℃—25℃。

喜歡集群遊動覓食,在投喂時要照顧到一群魚中的前後部分,不能隻照顧到了前麵帶頭的魚,而忽略了後麵跟遊的弱小魚。

和水草養在一起,每周換1次水,每次換水量1\/4—1\/3。單獨飼養,可視水的清潔程度一至兩周換1次,每次換1\/3左右。

最適合在水草缸中飼養,其鮮豔亮麗的體色和水草的綠色相映成趣,十分美麗!

紅蘋果美人

科名:鯰科

原產地及分布:亞馬遜河流域

別名:狗仔鯨、紅尾鴨嘴

體長13厘米。體側扁,頭尖,眼睛比較大,尾鰭叉尾形,全身泛著紅色的光澤。

生活在水體中、上層。性情活潑,非常喜歡群遊。雜食性。

眼睛要亮,體色鮮亮。

餌料主要是下降速度適中的顆粒餌料、冷凍餌料、活紅蟲等。

混養指數

性情溫和,能與其他品種的熱帶魚和睦相處,是混養的好品種。

飼養適應性指數

飼養較容易,適合初養觀賞魚者。

繁殖方法

繁殖容易,水中放置棕絲連續一周,然後將棕絲提出放入繁殖缸中孵化,孵化期以7天為宜,一次群體產卵量上千枚。

飼養方法

中性至弱堿性水質pH值7—7.5,略帶鹽分更好,水溫21℃—28℃。最適合在水草缸中飼養,其鮮豔亮麗的體色和水草的綠色相映成趣,十分美麗!

換水及清洗

水草養殖,每周換1次水即可,每次換水量1\/4—1\/3。單獨飼養,可視水的清潔程度一至兩周換水1次,每次換1\/3左右。

紅尾鯰

原產地及分布:巴布亞新幾內亞

科名:黑線魚科

形態特征:成魚體長100厘米。紅尾鯰體呈長筒形,尾呈圓鏟狀,頭部較大,嘴寬扁,有3對長觸須。身體上半部呈黑藍色,並有黑色斑點分布,下半部至腹部均為白色,背部與頭部為黑灰色,並有深色斑點,身體兩側各有一條白色寬條紋貫穿。背鰭與尾鰭呈橘紅色,鮮明的色差很討人喜歡。

選購要點

魚體上半部呈黑藍色,並有黑色斑點分布,下半部至腹部均為白色,背部與頭部為黑灰色,並有深色斑點,身體兩側各有一條白色寬條紋貫穿。

食物種類

以動物性食物為主,活餌及肉類,但也可進食人工餌料。每天投喂2次或3次。

混養指數

適合與銀龍、鸚鵡、雙線等混養。

飼養適應性指數

生性強健,適應性強,生長速度非常快,比較容易飼養。

繁殖方法

卵生,繁殖困難。一般采用人工注射催產素繁殖,孵化池中進行注射絨毛膜促性腺激素等,10—12小時即可,產卵量非常大。在大型水族箱中飼養要符合繁殖條件。

飼養方法

水質:對水質要求不是十分苛刻,要求弱酸性至中性水質,pH值6.5—7。

水溫:23℃—28℃。

照明:對光照要求不高,照明亮度為中等即可。

斑馬神仙

科名:慈鯛科

原產地及分布:南美洲亞馬遜河流域的蘆葦區

別名:虎皮葉鰭神仙魚、斑馬燕

形態特征:成魚體長10—12厘米。身體上黑色橫帶密集,形成如斑馬一樣的黑白相間的紋路,故而得名。早期斑馬燕黑色條紋較少,目前斑馬燕的紋路已經非常密集了。

生活在水體中層,喜歡安靜,通常緩慢地遊動,且比較喜歡較暗的光線。

選購要點

斑馬燕底色有白色和灰黑色兩種,白色的叫白斑馬燕,灰黑色的叫藍斑馬燕。斑馬燕還有長尾型和短尾型之分,通常人們都比較喜歡長尾型的藍斑馬燕。

食物種類

雜食偏肉食性,以各種小型的水生生物為食,如紅蟲、搖蚊幼蟲、水絲蚓等。

對人工餌料並不特別感興趣,可以喂一些薄片狀餌料和細小的顆粒餌料。

混養指數

可以和小型文靜的中上層魚混養。

飼養適應性指數

飼養有一定難度,適合有一定經驗的愛好者飼養。

繁殖方法

魚缸裏的魚開始有互相攻擊追逐的現象,表明它們已經成熟,開始發情。此時可以將這樣成對的神仙魚移進單獨的繁殖缸。

繁殖缸不用很大,可以是一個45厘米×45厘米×45厘米的小水族箱。缸中水流要柔和,可以使用生化棉過濾器。可以在魚缸中放置一塊塑料板、瓷磚或塑料管,其高度需在12厘米以上,神仙魚喜歡在高處產卵。繁殖水溫在26℃—28℃,水的硬度在4—7°DH。

雌魚會先在產床上產卵,產卵時腹部緊貼產床,留下一行魚卵。雄魚緊隨其後,在魚卵上排精。

幼魚孵出後會脫離產床,待幼魚離開產床後,可將產床拿出來,用吸管撿出發黴的卵,如果水混濁,可以用同溫同質的水換一部分。此時小魚像小蝌蚪,躺在缸底,不能遊動,不進食,靠吸收腹部的卵黃囊得到養分。這時候絕不能喂食,等到小魚可以自己遊起來時才可以喂豐年蟲。幼魚大約吃3天豐年蟲就可以吃小魚蟲了。

飼養方法

容器:飼養缸不需要很大的寬度,但需要較高的高度,通常高度不能低於50厘米。

水質:通常人工培育的斑馬神仙可以適應pH值6—8的水質。水的硬度為3—4°DH。

溫度:最適水溫為26℃—28℃。

水泵:循環量每小時1—2次即可。

光線:喜較暗的光線,不要有強烈的光線直射水中,熒光燈是較好的照明燈具。

換水及清洗

不需要頻繁地換水。如果和水草養在一起,每周換1次水即可,每次換水量1\/4—1\/3。如果單獨飼養,可視水的清潔程度一至兩周換水1次,每次換1\/3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