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
玄幻 武俠 都市 曆史 科幻 遊戲 女生 其他
首頁

第4章(1 / 1)

之四 關於吃

對於任何一個穿越者來說,吃都是第一件要解決的事情。

首先值得恭喜的是,穿到唐朝,你一天可以吃三頓飯了——要是再早點,比如漢朝,你一天能吃到兩餐還是三餐,那是要看人品的。

到了唐朝呢,大家都是一天吃三頓了,早飯,多半是粥啊胡餅糕餅啊;中飯呢,一般是米飯,晚飯,一般就是麵食,湯餅或者煎餅。

對了,名詞解釋下,宋朝之前,所謂餅,其實,指的是「麵」,所有拿麵做的東西,都可以稱之為餅。

比如我們最常見的「湯餅」,其實就是,湯麵,其中弄得薄薄的加入熱湯煮的,叫賻托(不是這兩個字,我懶得找了),涼湯麵呢,叫「冷淘」,兩種都非常流行。至於「籠餅」,就是饅頭。「籠餅」裏包上肉呢,就叫「玉尖麵」或者「尖饅頭」——就是肉包子。那是皇帝也能吃得很滿意的好東西。還有畢羅啊餛飩啊,就是帶餡的麵食。

現在要隆重介紹唐朝人的最愛:噹噹噹——胡餅!

到底啥是胡餅?有人說是「爐餅」,也有人說「蒸餅」,總之就是從西域傳進來的一種麵餅,有素的,油的,肉的,芝麻的,種種大同小異的品種。唐朝人對胡餅愛得一往情深。挺大的官兒,冬天看見賣胡餅的,拿袖子包著熱騰騰的餅就啃,還跟人感嘆「美不可言,美不可言」;或者碰到在長安住的老鄉,就故意饞人家:你還記得大明湖畔的夏雨荷……烤的胡餅嗎?

如果你對啥是胡餅還沒有概念,請參考新疆飯店的「饟」——據考古研究,基本上,胡餅跟饟沒啥區別。

至於在餅裏麵加上一層層的羊肉和豉椒,那就是富貴人家才能吃的「古樓子」……老實說,看到唐朝人對胡餅的熱愛,俺的心拔涼拔涼的——可見大家還是沒吃過啥好吃的啊!

唐朝人也常吃米飯,一般人就吃粗米飯,貴人呢,**米飯,有清風飯、水晶飯等種種名目。

好了,現在該說菜了。

首先要說明的是,唐朝人絕大多數都是肉食動物,武則天信佛,讓大家不許吃肉,於是同誌們都很悲憤說,不讓吃肉,那不隻能空口吃米麵了麼?

在唐朝所有的肉類裏呢,同誌們最常吃的是羊肉,烤啊煮啊蒸啊都行;

然後是豬肉,而且是不分貴賤南北,都吃。唐朝末年有個當官的最恨吃肥豬肉,結果看見手下有人打架,氣得不行,就嚴厲的處罰他們——逼著他們吃肥肉!還警告說,再打架,給你們肥肉裏麵再加油……估計很快大家就會再打起來。

再然後,就是魚肉。除了烤魚、煮魚等等之外,最著名的,就是生魚片,所謂飛刀鱠鯉,據說功夫高的可以切得薄如蟬翼啊啊啊。吃螃蟹,這個時候已經被視為享受了,也有愛吃蝦的,還有愛吃白鱔的,海鮮的等等。此外什麼雞鴨鵝鴿、熊鹿狗兔,都不算少見。

至於牛肉和馬肉,其實唐朝人也吃,隻是按大唐律。故意去殺官馬、官牛的,徒一年半,那殺自己家馬、牛有問題不?有,徒一年……所以,還是算了吧。

當然羅,唐朝人也吃蔬菜,還有溫室蔬菜和進口蔬菜,什麼白菜啊芹菜啊蘿蔔什麼都有了。

不過唐朝人吃蔬菜還是很有特點的,不是生著吃,就是剁得稀碎醬著吃……真是,很有創意啊。

其實更有創意的是他們搞出來的那些名菜——什麼無脂肥羊、罌鵝籠驢、鱉槌,都是很殘忍的搞法。像無脂肥羊,就是當著一隻羊的麵殺掉五十隻羊,把這隻羊嚇瘋了,脂肪全散到肉裏……罌鵝籠驢呢,就是把鵝和驢放到籠子或屋子裏烤著,一邊放著醬油醋等五味調料,它們烤渴了就會喝這些調味汁,一直到活活被烤死……後一種是張易之這對美男子兄弟發明的,很受追捧,可見唐朝人真的愛這口。所以,熱愛動物的,素食的穿越愛好者們,你們還是考慮放棄唐代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