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
玄幻 武俠 都市 曆史 科幻 遊戲 女生 其他
首頁

第39章(1 / 2)

第29章 七月流火 華服霓裳

辰時剛過,正對著太極宮朱雀門的天門街依然是一副車水馬龍的景象。從明德門進來的拉貨馬車與各坊裏湧出的行人車馬混雜在一起,人流中,有穿著胡帽胡服的長安本地人,也有操著一口流利長安話的胡人,互相打著招呼開著玩笑,又一道抱怨今年這個夏天熱得實在有些離譜。

永徽四年的這個夏天,熱得的確有些離譜。似乎四月底林邑國獻象的那檔子熱鬧後,氣溫就嗖的熱了起來,直到七月竟沒有下過一場像樣的雨。此時,那明晃晃的太陽照在這條寬闊得驚人的天街上,晃得人都有些睜不開眼,道路兩旁的槐樹也越發無精打采起來。

琉璃坐的馬車是在開化坊的北邊才轉彎向東,她撩開車簾,看著遠處那雄偉的朱雀門消失在坊牆背後,心裏突然有點沮喪:來長安三年半了,她其實,連太極宮的樣子都沒有看清楚過。如果不是武夫人非要她到武家去看看那幾件新做的衣裙,她大概連這一眼都撈不著。

這兩個多月,她的生活終於變得安穩,除了還忍受過兩次那位柳氏的婢女的挑刺眼光和刻薄言語,連外人都不用見,平日不是在畫室畫花樣、繡樣以及古代版服裝設計圖,就是在家裏與舅母石氏和七娘消磨時間,甚至還跟七娘學了兩手女紅。安家雖也是一大家子,但兒子兒媳們不過是每晚過來吃頓飯,而主母地位比唐人家庭更高,幾個姬妾跟婢女們也無甚區別,平常隻待在自己房間裏。因此,安家的日常生活倒有幾分現代家庭的簡單安靜。琉璃頗為適應這種生活,隻是偶然會惦記起那扇《春江花月夜》的屏風,猜測它是否已經入了皇宮。

記得兩個月前,武夫人看到那幅字畫時很有些喜出望外,聽說那手漂亮的行書是出自裴行儉之手又是頗為愕然,好在倒沒有什麼不悅,反而興致勃勃的打聽了一番便嘆道,「好好的一個名門之後,卻成了如今的模樣,真是埋沒了這筆好字。」讓琉璃對她的印象又好了幾分。

隻是這位夫人最近似乎忙了很多,隻是半個月前見了琉璃一次,琉璃注意到,她幾次似乎想說什麼又住口不言,鬧得琉璃忍不住心裏嘀咕,以至於對這次見麵也有些期待起來。

她坐的馬車一直駛入了緊靠東市的宣陽坊,穿過十字路口,才在一間頗有規模的府第前減慢了速度,琉璃往外看了一眼,隻見那府門匾額上寫著「應國公府」幾個字,烏頭大門緊閉,兩邊各站著幾個豪奴。馬車並未停下,而是順著那府邸的外牆直到東北的一個小門外,車伕才喝住了馬,帶著馬車來接琉璃的婢女便笑道,「從這門到我家夫人的院子更近便些。」

這婢女原是武夫人身邊伺候的,琉璃與她早就熟了,見她略有些訕然的模樣,忙笑道,「正好呢,這天氣走遠了才是真受罪。」

這位婢女也笑了起來,親親熱熱的帶著琉璃便往裏走。從這小門進去,沒走幾步眼前便是一片湖麵,青石砌岸,楊柳低垂,湖水東邊一片都是白色蓮花,亭亭玉立,清香宜人。那婢女見琉璃多看了幾眼,便笑道,「這白蓮極是稀罕,宮外沒幾家能有呢。」

不就是白色的荷花麼?難道這時候居然是貢品級的稀罕物?琉璃心裏嘀咕,也不好開口詢問,隻默默的跟著她沿著池塘邊的青石小路一路往西走,在一座涼亭前轉向南麵,又走了約一箭地,便看見了一處不甚起眼的院子。進門才見這院子是尋常的四合院格局,兩邊廂房,當中是五間小小的正房,重簷雕棟,倒也精緻。

那婢女讓琉璃在外麵稍候,自己進去通報,轉身便出來笑道,「大娘快請進,我家夫人已經等候多時了。」

琉璃跟在她的後麵進了房,直接挑簾進了西間,隻見這屋子正中是一架落地的華榻,榻上三麵設著插屏,又掛著好幾重煙霧般輕柔的粉色紗帳,看去倒像一座紗亭,武夫人隻穿著齊胸的羅裙,外麵披著紗衫,大片的雪白肌膚清晰可見,懶洋洋的半坐半倚在榻上,看見琉璃便招手笑道,「快過來坐。」

琉璃忍不住暗讚一聲,好一幅海棠春睡圖!笑著走了過去,找了個離她不遠不近的地方散腿坐下。這榻上是一張翠絲編就般的細竹蓆,入手沁涼,角落裏還設了一個雕成荷葉的玉盆,裏麵放著大塊的冰塊,帳子裏生生便比外麵低了兩度。

武夫人笑道,「原想著去西市找你,隻是我最是怯暑,這幾天實在熱得厲害,隻能勞你跑這一趟,路上可熱著了?」

琉璃搖頭笑道,「還好。」其實要說熱,這千年之前的長安還真不算太熱,對於琉璃這種曾在長沙每年40度高溫中都堅強的活下來了的人而言,眼下這個號稱酷熱的夏天還真不算什麼,而她如今的體質似乎也不懼熱,隻要在屋裏呆著,幾乎連汗都不會出。

武夫人見琉璃依然穿著素色的羅衫長裙,領子扣得嚴實,臉上也不見汗跡,羨慕的嘆了兩聲,才想到今天的正題,忙讓人把那幾件新衫都拿了過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