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
玄幻 武俠 都市 曆史 科幻 遊戲 女生 其他
首頁

第九十三章 尾聲(大結局)(1 / 3)

天風一係列的事件生,使得這一年成為觀瀾大陸曆史上最為動蕩的一年。*章節*

各方的勢力此消彼長,掌權頻繁更迭,勝利與失敗交相織錯,各種震憾人心的消息紛至遝來,而所有的一切加起來都敵不過一件事淺水清造反了。

日起,雪蓮山下,淺水清公然舉起征討昏君的大旗,此時,離蒼瀾繼位還不到半年時間。

然而在這短短半年時間裏,蒼瀾已經失去了所有他可以失去的東西。。。。。。

也就是在那個時候,將領們才明白為什麼淺水清要自甘受縛。

古往今來,國家事務,從來都需要大義名分。

即使碧空晴在威脅諸軍團將官時直白地說自己要造反,也隻能是對那些高級將領們說說而已。

麵對天風帝國的戰士,不可能用蒼瀾有可能會害他們而做造反的借口。莫須有的罪名,隻能由上而下實施,由下至上,說你可能會殺我,我就要造反,這是行不通的。

至於說蒼瀾殺父篡位一事,其實並不合適公開,更不適合用來作為對蒼瀾的指控。不說這種事本身就缺乏證據,就算有證據又如何?人們總是關心自己的切身利益要比關心他人更多,蒼瀾如何上位的並不重要,重要的他上位後會做些什麼,這才是最重要的。

老百姓有時也是很短視的。隻要日子還過得下去,誰也不願意冒殺頭的風險去支持反叛。

天風帝國雖曆經百年,但五任皇帝都尚算英明,治下有道,國力雄厚。老百姓過得安康,自然感恩戴德,輕易不會願意造反,天風軍士兵雖然崇拜淺水清,但要為了淺水清而做逆反之事,同樣需要一個心理適應過程。

在這種情況下,新君繼位,主帥立刻造反,就算他威望再高,由於師出無名,也必定不能讓所有士兵和百姓信服,而且還會激國內忠君保守派的強烈反彈。就算憑借自己的軍事才能獲得勝利,也必定大傷國內元氣,這絕對不利於日後的統治。曾經的燕王朱棣在奪權成功時,曾麵臨無數次地方反抗,被迫征戰四方,便是最好的先例,這還是他皇子的待遇,更何況淺水清根本不是蒼家後人,隻能算是駙馬。

淺水清熟讀曆史,太知道血統問題在舊世統治中的重要性,如果僅憑自己的威信和強大的軍力,他要奪得國家不難,但在缺乏大義名分情況下進行的奪權,若想日後統治順風順水,卻幾乎是不可能的。曆史上凡是權臣篡逆,幾乎每一個都遭遇過這種情況。王莽,武則天,朱棣,哪個不是如此?淺水清若步其後塵,結果隻能是空得了天下,卻使得國中大亂,匪亂四起,百姓遭殃,生靈塗炭,最終國勢凋零。甚至步大梁帝國之後路,天風帝國再次分裂都有可能。

他淺水清可以在對敵作戰時不講人情,不講信義,但那是因為非我族類,其心必異,對敵仁慈是為對即殘忍。對於未來自己治下的臣民若也如此,那便是地道的隻為自己,不顧大局了。

他並不想讓自己走到這一步,不想讓後世評價:亂臣賊子,竊國而居,不想讓大好江山因自己而毀於一旦。

因此,淺水清在這種情況下果斷放棄權柄,任由蒼瀾折騰,雖然風險極大,隨時有可能因此而死,但從政治角度考慮卻是極成功的。隻有蒼瀾徹底暴露自己的無能麵目,導致國內群臣百姓離心離德,才有淺水清的可趁之機,

“朝廷昏庸,陷害忠良,新君無德,喪權辱國,使忠臣蒙難,使國家蒙羞。士兵為保家國奮起抗爭,力推淺帥重振天風雄威”絕對比“新君軾父篡位,主帥率兵謀反”這樣的造反理由要來得有說服力的多。

由此可見,被逼上位與主動造反,有著性質上的截然不同。

因此必須讓蒼瀾得意一陣子,待他將事情搞得亂七八糟,最後又因為迫害淺水清一事激兵變後,所有的事情才能水到渠成。

盡管是同一件事,但事情隻是顛倒一下順序,性質便截然不同。以受害的身份去做被迫還擊,永遠比以害人的身份主動出擊,在名義上要占許多優勢。

更何況也隻有這樣,蒼瀾才會放下警惕,放鬆對雲霓等人的看押。被他派出去援救家人的蘇雲等人才有下手的機會。

。。。。。。。。。。。。。。。。。。。。。。。。。。。。。

雪蓮山起兵之後,僅僅兩個月時間,淺水清的部隊幾乎是橫掃各地,大旗所到之處,盡皆拜服,無人敢望其項背。所有的屬於天風帝國和蒼瀾的軍隊,最終都歸屬淺水清治下,大軍直取蒼天城。有了被迫反抗的大義名分,有了蒼瀾出賣國土的無恥行為,淺水清的存在與行為便成為“吊民伐罪,正義之師”最好寫照。這份大義名分不會在軍事起多大作用,但對未來帝國統治有著決定性的影響。它可以最大程度地削弱各地臣民反抗意誌,最大程度的保持天風帝國的政治穩定性,使其成為一個平穩的,安全的過渡,而非一次造成惡劣後果的篡位之舉。

在這裏,倒黴的隻是蒼家皇室,而非天下百姓。

日,天風大軍來到蒼天城外,此時,淺水清麾下各大軍團齊聚,差不多已有百萬之眾。

守衛蒼天城的士兵私自打開蒼天城門,任憑大軍趨入,除了少數風雪宮中的衛士尚拚死抵抗外,幾未遇到任何阻礙。

天風六世皇帝蒼瀾在此情形下,被迫向淺水清跪地祈降。

一向戰無不勝,縱橫四海的天風帝國,就這樣以一種最令人意想不到的方式,結束了自己的統治局麵。

然而出乎所有人預料的,是淺水清並沒有殺蒼瀾,隻是將他幽禁宮中,從此不得出宮半步。

在那之後,淺水清全麵掌控天風朝局,軍威鼎盛下,無人敢觸其鋒芒,但是淺水清並沒有因此坐上皇位,相反,他做出一係列政治決策。

先便是宣布蒼瀾罪行,將其大逆不道,謀害生父殺死自家兄弟的罪名托出,宣布廢棄蒼瀾之帝位,其後不顧群臣與將士勸阻,硬是將蒼敏推為天風女皇。天風帝國國號不變,淺水清本人則擔任攝政王。

女皇的出現,可以說是淺水清的又一著好棋,他因此大大削弱了他謀奪蒼家天下的罪名。此一行為,進一步保證了帝國穩定性,使得各方反對派勢力幾無起兵借口,再加上自身崇高的軍事威望,天風帝國波瀾不興地完成了這次軍事造反行為,在後世堪稱為一個奇跡,也成為有史以來最成功的造反行為。

淺水清本人則以攝政王身份執掌國政,重新製訂國策。

先就是宣布蒼瀾之前所做出的一係列政治決策均屬無效,十字坡協議將繼續執行。赤風婉將以女王身份統治楓丘兩國,此舉獲得西蚩帝國的支持。在淺水清成為天風帝國的實際掌權,擁有更多更大更高的權力之後,即使格龍特也無法麵對可以自由調動一切兵力與敵對戰的淺水清,此時此刻,維持前議是對雙方而言最好的決定。

其後,淺水清宣布北方獨立領的那一半領土歸屬天風帝國所有。由於該片土地是天風帝國從西蚩人手中得來,北方獨立領要想拿回,就找西蚩人要去。如果北方獨立領不接受此提議,天風帝國不介意與其一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