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
玄幻 武俠 都市 曆史 科幻 遊戲 女生 其他
首頁

第020章 饕餮(2 / 2)

開啟AI情感朗讀功能。歡迎大家點擊體驗!

家裏有體重秤,他還需要買一部便攜的拉力秤,再買一部廚房用的電子秤。想到這兒,丁馳抄起手機點開網購平台開始找尋,很快下了單,app顯示預計明天中午送達。草草吃完午飯,丁馳打開電腦,搜索訓練一心二用的方法。

搜出來的條目很多,但大多是一些教育機構推出的軟文,大多是左手畫圈、右手畫方塊之類的,根本經不起推敲。排除這些毫無意義的軟文,丁馳倒是找到了一些有價值的條目。

其中一篇是毛子科學家發表的論文,認為人腦根本就不存在一腦兩用或者多用,說人腦就像是最原始的處理器,隻能在不同的任務之間切換,根本就不可能同時處理多個任務。裏麵還列出了一個小實驗,寫下一段文字,然後在每個文字後麵標記數字;之後同樣寫下這段文字,但改成每寫下一個字就標記上數字。對比一下兩種方法所花費的時間,會發現第二種方法的效率更低。

日本的科學家拿獼猴做實驗,得出結果,同時做兩件事,要麼會出錯,要麼就會降低效率。他們稱呼這種現象為雙任務幹擾。

而另一篇搜索到的論文裏,法國人與美國人顯然不這麼認為。法國人做了個實驗,讓參與實驗的人戴上檢測設備去處理不同的任務。當處理單一任務時,測試者左右腦內的額葉內區亮了起來;當測試者同時處理兩項任務時,除了額葉內區,另一個腦部不同的部位也亮了起來。

美國人與法國人的觀點類似,他們認為人類實際上每時每刻都在一心二用,比如彈琴時一邊彈一邊看曲譜,耳朵還得聽著彈出的音樂;再比如開車,時刻注意交通狀況,還要手腳配合。但與法國人不同的是,美國人認為長期一心多用會影響人的身心健康,使人狂躁好鬥。

幾篇論文觀點相反,但都推薦了一些訓練一心多用的方法。比如路徑描繪測試、威斯康辛卡片測試、色字測試等,這些遊戲會讓你在抑製分心的同時,被迫在不同的習慣中靈活切換,工作切換練習有助於靈活的一心多用。

另一篇論文了四種訓練一心多用的方法。第一種是讓原本需要大量認知功能的工作,變得不需要那麼多認知功能。舉個簡單的例子,比如一邊嗑瓜子一邊看電視,聽起來似乎身邊每個人都能做到。可要是讓沒吃過瓜子的老外做,他要麼漏看了電視節目,要麼就會嗑半天也沒吃到瓜子。

第二種是使用腦中距離比較遠的區域同時工作,比如一邊跑步一邊背單詞,一個需要運動功能,一個需要認知功能。這兩件工作在大腦內的區域距離足夠遠,交叉性極小,幾乎就像是沒有同時在做兩件事。

第三種是在腦中練習固定工作。比如流水線上的工人,他們已經可以熟練的處理流水線上的工作,甚至能一邊工作一邊跟同伴侃大山。如果把一項工作練習得形成機械記憶,那人就可以隻分出極少一部分注意力在這項工作上,從而將更多的注意力放在其他事上。

第四種,將任務切換這件事外包出去。利用工具對任務進行監控,在需要進行任務切換的時候工具給出提示,這樣就可以讓人不用花費更多的注意力去監控另一項任務的進度。

丁馳打開文檔,讓自己認為有用的文章摘錄進文檔,反複看了幾遍,然後自己列了一個訓練步驟。首先,他要訓練使用那鬼東西的熟練程度。通過大量重複性訓練,將那鬼東西的使用模式形成幾個固定的套路,變成一種不需要花費很多注意力的下意識行為;然後他會嚐試一邊處理一項工作,一邊熟練的使用那鬼東西;最後,才是在複雜的環境裏一邊運動一邊分辨危險,一邊使用那鬼東西。

他突然想著,總不能一直叫那東西做鬼東西吧要不要給它起個名字按說這玩意應該跟電影裏的共生體差不多吧,隻是人家電影裏的共生體有智商,自己身體裏這貨是個弱智,除了餓急眼跑出去覓食,另外堅決把自己身體當家之外,其他時候都挺聽話的。

嗯電影裏的共生體叫毒液,我這個東西叫什麼好考慮到這貨最初的形態,那就叫金眼好像不太好聽。這貨挺能吃的,不如叫貪食也不好聽咦反正都是貪吃的貨,不如叫饕餮吧,好歹是上古凶獸,叫起來也沒那麼o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