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
玄幻 武俠 都市 曆史 科幻 遊戲 女生 其他
首頁

第267章 陽謀為上(2 / 2)

開啟AI情感朗讀功能。歡迎大家點擊體驗!

這些都沒有什麼異議。

重點也不在於這個。

重點其實還是在於改革,從哪開始改,怎麼改。

李世民還是希望秦琅擔任這改革的先鋒,由他來打頭陣衝鋒,長孫房杜等在後麵支持配合。

“還是先清查戶籍人口為先,這是新政製訂的基礎。”

秦琅提出為了能夠讓隱戶願意入籍,要讓他們無後顧之憂,首先就是單列為客戶,並暫時免除三年之租庸調,許諾三年後實行新的兩稅法征稅賦。

“三年之後,朝廷當已經完成租庸調製向兩稅的轉換。”

“普查戶籍人口,清量田地,普查礦山鹽場等,等普查結果出來,明年開始便可正式推行鹽鐵茶酒專賣,征收市舶關稅,工商市稅等。”

今年留一年的時間餘地,來做好前期的一切準備工作。

不過有汰佛道的那千多萬貫的收益,所以今年財政可以不用擔憂。

其實隻要理清上層的矛盾,統一思想,那麼一切改革都是順理成章的事情,魏武改革也罷,宇文泰改革也罷,或楊堅改革也罷,關鍵就是上層統一思想,接下來就是做事了。

對於開國的皇帝來,他們推行改革其實阻力要的多,關鍵還是決心和思路。

找到好的改革新政,然後堅定決心,再任用有能力的官吏去執行,就可以了。

廷議結束。

李世民極為高興,今這廷議才是他想象中的模樣,開的讓人舒坦,不像前些,每次開完廷議,他都想踹禦案,想打人。

皇帝特意留了秦琅議事。

是議事,其實也就是君臣兩個坐在溫暖的禦書房裏,閑聊。

“這次科試,對於五姓子為首的山東士族子弟,一定要給我嚴格審閱,不能放那些浮誇無才者中選。”李世民惡狠狠的道。

“陛下,這次考試在平康坊新建的貢院舉行,每個考生一個單獨的號房隔間,裸體搜身入內,衣物食物等全由貢院提供,吃喝拉撒在裏麵要呆滿三,考完九場才能出來。而考試完的卷子都會糊名並另由書吏謄寫,閱卷的老師都是弘文館、崇賢館、國子監等有名的學士、博士們交叉閱卷,保證公開公平公正的。”

李世民可不管這些。

他現在就惡那些五姓七家為首的士族,所以不能容忍科舉輪為這些士族子弟的進身之階。

“這個你來想辦法。”

秦琅隻能道,“陛下,還是得保證公開公平公正,這樣才不會落人口實把柄,要讓人對結果心服口服。臣倒是有一策。”

“快!”

“臣以為,過去朝廷重明經,明經科錄取多,而士族子弟在經學上確實是有極大優勢的,所以臣以為,可以從原來重明經科,改為重進士科。我們這次進士科可多錄取士子,比如明經錄三十,進士科可錄三百,其它明法明算明字明醫幾科,也可都錄三十或是錄百人。”

進去的科舉,從隋朝時開始,科目極多,秀才啊、俊士啊、童子啊明經進士等等,各有側重,但基本上都是錄的不多。

到武德年間,已經變成以明經科為主了,明經科則主要就是考對經學的理解了,這和明法明算明字明醫等相同,算是一種專科考試了。

但明法明字明算明醫等其實不受重視,這些隻是被視為是選拔吏饒途徑。

真正重視的還是明經,而又因為士族子弟經學傳家,所以他們慢慢的就壟斷了明經科了。相反進士科考的較雜,重詩賦、策問,所以士族子弟倒沒什麼特別優勢。

所以秦琅現在就提出,直接把進士科列為主科,錄他個三五百的,明經科,則將之與明醫明法等專科雜科列在一起,隻錄他個三五十的。

這樣一來,朝廷光明正大的就把士族子弟的優勢取消了。

你再怎麼經學傳家,我一科隻取三五十,而進士科我取他三五百,十倍於你,寒門庶族地主子弟們,多是考進士科為主,那自然也就達成抑製士族子弟的目的了。

這就是陽謀。

不需要做弊什麼的,一樣能達成目的。

以後就算士族子弟也來考進士科,起碼也是同一條起跑線了,沒有了經學傳家上的然優勢。

李世民聽的大為讚賞。

“你子,果然是聰明,好,那就定這科進士科錄取三百人,明經明法明醫明算明字皆錄三十,童子科也錄三百。”

秦琅拍馬屁當然得拍到位。

“臣以為省試錄取之後,不定排名,最後再舉行一場殿試,由陛下親自主考,最後由陛下親自定出排名。”

“殿試不做黜落,隻定排名。”

李世民倒是聽著挺新鮮的,不過上次有過一次主持和尚們殿試的經曆,李世民對垂是不反對。

“很好,這次科試就全交給你了。”李世民拍了拍秦琅的肩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