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
玄幻 武俠 都市 曆史 科幻 遊戲 女生 其他
首頁

第275章 座師(1 / 2)

開啟AI情感朗讀功能。歡迎大家點擊體驗!

“學生拜見座師!”

平康坊裏,翼國公府。

新科進士狀元來恒帶著弟弟榜眼來濟還有探花上官儀,很是恭敬的向秦琅行禮。

雖然論輩份,來恒兄弟稱秦琅父親秦瓊為世兄,秦琅得稱他們聲世叔,但此次科考,秦琅是主考官,於是他們便得尊稱秦琅為座師,稱同考官為房師,這師生禮儀不可廢。

來家兄弟可謂是今春最耀眼的兩個年輕人了,甚至連皇帝都在廷議時感歎,想當年來護兒本是武將,可不料兩兒子如今卻同科中進士,甚至皆為一甲。

而在金榜唱名那一,長安更是上演了一出榜下捉婿的佳話。

當朝尚書右仆射蕭瑀派人榜下捉婿,搶走了新科進士狀元郎來恒,而中書令房玄齡也同樣榜下捉婿,搶走了榜眼來濟為婿,連曾經出家做過和尚的探花郎上官儀,這回也被前宰相,觀國公、揚州大都督府長史楊恭仁搶為女婿。

進士科一甲三人,皆被宰相家榜下捉婿,一時傳為美談,而二甲三甲中也有上百缺被京中高官重臣或是勳戚之家搶為女婿,轟動一時。

不過秦琅很清楚這所謂榜下捉婿,倒也不是真的直接搶人,實際上,在放榜之前,其實榜單已經提前走漏了,所以許多勳戚貴族高官家早就開始行動了,那些尚未娶妻的俊才,各家紛紛派人接觸。

而來恒兄弟跟蕭瑀、房玄齡家的聯姻,其實就是秦琅在中牽線的,這些宰相們也注重聯姻,比如蕭瑀和房玄齡的女兒都已經與皇家定親,同時蕭瑀兒子又尚公主。

另一方麵,他們也注重與名門士族的聯姻,比如房玄齡為長子就在尋求太原王氏或清河崔氏的聯姻,當然,如來濟這樣的年輕俊才,家世也還不錯,房玄齡當然也願意嫁女招攬。

秦琅做為媒人去牽線,與來家兄弟們其實沒怎麼多談,隻是了句兩家家風好,家教不錯,女兒都是知書達禮守規矩的,而與他們家結親,對於他們這些年輕人來,將來仕途之上自然也會有巨大的幫助。

秦琅跟房玄齡是山東齊州曆城縣的老鄉,而房玄齡和蕭瑀兒子,又都是秦琅的連襟,所以大家都是親戚,來家跟秦家那關係更不用,這樣的聯姻,對於來家兄弟來好處是看的見的。

朝中有人好做官。

這在唐時是很普遍的現象,所以來家兄弟也不排斥,秦琅這個媒倒是做的輕鬆,很快就設定了聯姻之事,然後放榜之日,蕭房兩家按秦琅的提議,來了個榜下捉婿,轟動長安。

這其實也是秦琅為兩位世叔鋪路,正是所謂的炒做了,效果也確實非常的好,本來金榜題名,高中狀元榜眼,就很驚人,現在又來一個宰相家榜下捉婿,更讓長安人興奮了。

秦琅瞧著今一起來拜座師的這一甲三人,都是二十左右的年輕俊傑,其實這三人家世都是很好的,來家以前是國公,大將軍,上官儀家的家世其實比來家更好,上官儀父親隋末時是江都宮副宮監,他祖父曾是北周和隋朝時的刺史。

上官儀父親和來恒兄弟父親一樣,都是在江都之變中遇害,因此在隋亂時,也是沒落了,但畢竟也是高官子弟,不是普通的地主豪強可比的。

來家兄弟是得到了秦瓊的幫助,而上官儀全靠楊恭仁。他這次被楊恭仁榜下捉婿,其實也是有原因的。

上官儀父親死後,他流落江南,為避禍隻好在揚州剃度出家,研習佛典。上官儀畢竟官宦子弟,本身也是很有才氣,所以就算當和尚,人家也當的很有名,楊恭仁罷相後,前往楊州出任大都督府長史,實際上的江淮地區一把手。

楊恭仁在揚州認識了上官儀,楊恭仁是隋宗室觀王之後,與上官家以前也是有些淵源舊識的,恰逢朝廷搞汰佛道政策,楊恭仁於是幹脆勸上官儀還俗,並推薦他參加科舉考試。

秦琅記得曆史上這三人,都曾做到了高宗、武後時的宰相,這次進士考試,秦琅確實很公正,沒有半點循私,可三人還是能夠殺出重圍,名列一甲,這就是真本事。

尤其上官儀,當了多年和尚,精通三論,是這方麵的大拿,可人家解下袈裟,提筆考試,一樣能奪得探花郎位置。

這次科舉考試,其實是有不少人來跟秦琅打招呼,想讓他照顧下自家的子侄什麼的,甚至有人直接想要個名次啥的,秦琅全都拒絕了。

上官儀長的很帥,三人中年紀稍長,確實一表人才,難怪人家的孫女上官婉兒,曆史上能翻雲覆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