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
玄幻 武俠 都市 曆史 科幻 遊戲 女生 其他
首頁

第296章 合則兩利(2 / 3)

開啟AI情感朗讀功能。歡迎大家點擊體驗!

秦琅點頭。

“等雕版印刷術出來後,我們可以辦一份報紙,上麵集合朝廷公開的時政要聞,並一些奇聞趣事,甚至是詩詞歌賦,聖人經典解釋等,每五或十發一期,定時發校”

“賣錢嗎?”

“當然。”

“會有人買嗎?”

“我們可以便毅。”

“那不會虧本?”

“我們還可以招商賣廣告啊。”

在秦琅看來,如果是采用五或十一期,或是半月一期這種期刊方式發行,那麼這報紙是可以發行很廣的,長安、太原、揚州、洛陽、幽州、荊州、蜀中等地甚至都沒問題,隻要在長安組好稿,那麼就可以讓快馬把原稿遞送各大城,然後讓各大城雕版刊印。

或者是直接在長安組稿,雕版,然後快馬送版各地,或是直接運報送去各地。畢竟從長安出發,到達那些大城市,一般也都是三四,或四五就夠聊。

“這會很麻煩吧?”承乾道。

麻煩當然會麻煩,但秦琅看中的卻不是這報紙能賺錢,而是這報紙一出,必然會有巨大的影響力,隻要做的好,那麼還能掌控輿論,起碼也是有很強的導向性的。

如果太子掌握了一份影響力很廣的報紙,那太子自然也就擁有了強極的話語權,這對承乾的地位,自然也是極為重要的。

不過辦報的前提,還是雕版印刷術的研發,和造紙製墨技術的改進,尤其是相關產業的掌握,否則以現在紙墨的價格,這報紙成本可是極高的,報紙要不虧本賣,那就意味著沒幾人買的起,影響力這玩意也無從談起了。

其中製墨這塊尤其重要,因為書寫的墨跟印刷的墨不是一類的,印刷得油墨,這玩意現在沒用,得研究。

如今大唐最好的製墨技術,掌握在太原王氏手裏。

大唐最好的紙現在是益州麻紙。

關中比較有名的紙則是皮紙,以桑皮等樹皮為主要原料。而在江南,比較有名的是藤紙,其中最為有名的是剡溪藤紙。

可不管哪種紙,都是工藝複雜,產量低成本高價格貴。

秦琅想造紙,用竹子造紙,竹子北方現在也有,數量不算多,但是在南方那真是遍地都是,滿山滿穀,比起麻、藤、桑皮等造紙原料,既多且便宜,有極強的再生和可持續性,若用竹子造紙,還能帶動南方現在落後的經濟呢。

尤其竹紙是最適合印刷的。

選竹紙還有一個好處,就是現在還沒有人用竹子造紙,或者還沒有廣泛應用,和麻紙等不一樣,那些紙,每一種都有數個名門士族壟斷著,他們既壟斷了技術,也壟斷了原材料,還壟斷了相關的產業工熱。

想插一腳,很難。

既然難,那就幹脆進軍研究竹紙,避開這些所謂的壟斷豪門,打造出一款全新的紙張。

秦琅準備拉著山東軍功新貴們一起幹這買賣,由東宮牽頭,大家抱團,進軍造紙製墨行業,打破那些士族的壟斷。

拉上這些人,是因為僅是東宮的名頭,估計都震不住這些士族豪門,這些壟斷的利益,他們世代獨占,是絕不願意被摻一腳的。

六月的烈日裏,麥子收獲了,粟穀收獲了,水稻也收獲了。

百姓們顧不及豐收的喜悅,又開始忙碌著秋播。

秦家的地不缺肥,許多還不缺水,於是秦琅開始種起了大豆,有些田地則輪種麥、粟穀,也安排了不少地種油菜和蘿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