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
玄幻 武俠 都市 曆史 科幻 遊戲 女生 其他
首頁

第463章 封臣的封臣(1 / 3)

開啟AI情感朗讀功能。歡迎大家點擊體驗!

諒山塢的城堡,帶著濃烈的中原塢堡風格,就連塢中的房屋樣式,也多是北方中原風格。

秦琅挺喜歡的。

“楊公,我覺得這北城比較寬敞,不如就把諒山縣衙設置在這北城如何?”

楊季元今收拾的很整齊,臨時趕製了一套綠色圓領長袍,穿在身上倒也很襯氣質。

“衛公所言甚是,不如就把縣衙設在老夫先前的宅院如何?簡單收拾一下,立馬便可辦公了。”楊季元倒也幹脆,沒有半分不舍,既然把北城都讓出來了,就絕沒有再想著收回過的打算。

聰明人打交道,最省心的就是這個,大家都會很理智,該斷則斷該讓則讓。

接下來秦琅打算在北城駐一支人馬,做為諒山縣成立後宣威教化,維持治安,緝賊捕盜的力量,楊季元猶豫了片刻,最後還是點頭應下了。

一個縣衙,兩套官職。

一套是授給楊家饒,縣令縣丞縣尉主簿錄事參軍等等,另一套,則是檢校官,由秦琅從自己手下挑選一批齲任檢校縣丞縣尉參軍等,名義上當然都受楊季元節製,縣尉也比檢校縣尉大,但按秦琅的計劃。

這個檢校官雖然相當於是一個副職,但類似是一個常務副職,就是具體事都由他來經手辦理,最後再呈交給長官審核。

縣丞要辦事,得經過檢校縣丞,可檢校縣丞辦事,也得給過縣丞批準。

沒有並行其事,也沒有各管一塊,而是互相監督,在同一個唐律和兩稅法下,共同辦事。

互相製衡。

楊季元豈看不出秦琅的打算,但想來想去,秦琅也還挺給麵子了,起碼沒有甩開楊家,另立衙門,自行其事,這樣楊家豈碼還能參與其鄭

關於入籍和納稅這件事,楊季元還想爭取一下,可一開口秦琅就拒絕了。之前就因為這個分歧,兩家開戰,如今豈還有餘地?

楊季元訕訕的閉嘴。

諒山的百姓之前沒入籍並不是不需要交稅,隻不過他們都是向楊家交稅而已,甚至這個稅其實不低,畢竟楊家這麼點地方人口,既要養兵又要維持自家的開銷,動不動就建塢墾田,時不時的楊家也還要向交州和朝廷進貢的。

現在秦琅要跟楊季元談的重點就是這個。

楊家想維持自己的地位,想維持原來的特權,最主要的就是這個自主權和經濟特權,現在自主權隨著楊家投降,已經算是沒有了。

可這經濟特權他們還想維持。

“楊公啊,朝廷已經改租庸調為兩稅法,以田畝為地稅之根本,並攤丁役入田畝,另外以貧富劃分戶口九等,征收戶稅,新的兩稅法,相較以前,對於百姓來,其實已經減輕了極大的負擔了。諒山推行兩稅法,百姓負擔不高。”

楊季元不想推行兩稅法,因為他就是最大的地主,田基本是楊家的,推行兩稅法,意味著這地稅基本上都由他楊家交了,甚至這攤丁入畝的折役錢,其實也是他來承擔。

“楊公,你可以換個角度想想,雖然按畝征稅,可每畝所征之糧,其實折合起來,也不過三十稅一左右,你認為高嗎?”

“衛公,我楊家這些地,都是墾荒開辟而得,全是些生地,產量不高,再者我楊家又都是租佃給塢民耕種,所得也不過半數而已。”

楊季元還叫苦。

“據我所知,楊公田地二十餘萬畝,這數量可不少,雖不少墾荒的田,但基本上都已經耕熟,而且這邊雨水足,一年還能兩熟,種稻一年已經能畝產毛穀四石左右了,這個產量,可是遠高於中原平均產量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