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
玄幻 武俠 都市 曆史 科幻 遊戲 女生 其他
首頁

第575章 先斬後奏(1 / 2)

行營是戰時編製,專職征伐,其統兵征戰之權力是很大的,且有很大的臨機決斷便宜行事之權。

“我也認為此時再去討好侯君集沒用,這種人吃硬不吃軟,你越示好,他隻會越發得意為難。咱們自己想辦法繞過兵部就是,諸位既是行營的總管,也是諸州的都督刺史,所以我們現在左手握有統兵征戰之權,右手握有都督兵馬之權,另外還掌握州府財稅。”

“難道我們還辦不成這點事情?”

“可畢竟要通過朝廷,尤其是繞不開兵部啊!”

“邊境前線,戰情緊張,哪能事事請示朝廷,我們完全可以臨機決斷,自行處置。”

劉蘭成望著秦琅那果決的樣子,驚訝問,“先斬後奏?”

“當然。”

秦琅正色道,“諸位,我們今齊聚一起,都有共同的目標,就是保大唐邊塞安寧,討伐不臣之吐穀渾,為了這個目標,我們得靈活變通。我有一個想法,就是用三個月左右的時間,完成隴右九軍的編置、裝備和訓練,待三月開春化凍之後,我們殺伏允老賊一個措手不及。”

“要滅吐穀渾,隻有一個辦法,那就是生擒吐穀渾可汗,殲其主力,也就是與李藥師北伐滅東突厥一樣路子,除此之外,別無他法。其它的戰法,在這裏都不適用。”

段誌玄有些心動,誰不想立個大功。

秦琅的意思是他們繞過朝廷,自己幹。

拋開河西道和劍南道,隴右道自己把這活幹了,甚至還要拋開十二衛和兵部等朝廷諸部門。

理論上,秦琅的當然也有些可行性,畢竟現在行營還未解散,所以秦琅和諸將手裏有遠超過都督、刺史的權力。

若是正常情況下,行營總管們從京城南北衙中抽調高級將領們出任,士兵由各處折衝府抽調組成,然後開赴戰場,可現在情況略有些不同。

第一次鬆疊之戰時,秦琅和張士貴統領的救援之兵,確實是按傳統方法抽調京中將領,抽調地方府兵組建行營的。

可第二次隴右之戰時,朝廷措手不及,加之秦琅父子統領的邊軍打的很好,朝廷幹脆就是以他們的邊軍為主力,組建的行營。

抽調諸將前往隴右同時,還特別給他們也兼任了邊州都督、刺史之職,以加強指揮,免的再出現李道彥這樣不知兵的都督損兵折將,失陷城池的事情發生。

這也是權宜之計。

但確實出現了一個漏洞。

正常行營總管們隻能指揮行營兵馬,對地方無權幹涉,可現在行營總管們又還是地方州府都督、刺史,這就意味他們手握雙權,一手行營兵馬,一手州縣財賦。

有兵,也有糧。

這其實就是中唐以後節度使的雛形了,雖現在這種情況隻是臨時的。

“我以皇帝授我行營副總管之戰時職權,現在向隴右諸刺史征召團練,向諸都督征召邊軍,向諸折衝府征召府兵。”

“我以隴右宣撫使之職,向隴右諸州臨時征用錢糧。”

“以三月為期,整備編練九鎮邊軍,諸位可敢隨秦某一起?”秦琅站起來,舉起酒杯。

老程第一個站了起來,“蘭州都督、河湟道行軍總管,願意並肩戰鬥!”

梁建方也馬上站了起來,“疊州司馬,鎮西軍使,羌水道行軍總管,願並肩戰鬥!”

高侃、高甄生、席君買諸將紛紛站立,都拍著胸脯表示,願意追隨衛公。

劉蘭成也不落人後。

最後張士貴、段誌玄見狀,猶豫了一下,也都點頭了。

秦琅要在隴右舊有邊軍上,再從隴右折衝府征召府兵補充入邊軍,完成九鎮編製,滿編兩萬七千人。

又要從各州團練,以及內附的羌氐中,征召五萬四千饒輔兵備戰。

秦琅計劃,三月時,九鎮邊軍抽調起碼一半以上出擊。

段誌玄驚訝於秦琅的膽大,這麼大的一件事,是有很大的違規的,可架不住立功之心,他最後還是也加入進來了。

按秦琅所的,兵部卡著也不怕,反正現在大家違點規,還是可以把事情做起來的。

朝廷卡糧草?那就各州先截留要上繳的州縣稅賦,用以供應邊軍。

不夠兵,都督們抽調邊軍,刺史調府兵、團練、城傍補充。

“國家有難,邊疆有警,此正是我等軍人報效國恩之時,我等皆為朝中大將,也都是獲勳封爵之臣,如今朝廷也有困難,我們不能事事坐等,我們不等不靠,得自力更生,自己想辦法把這事辦了!”秦琅的很大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