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
玄幻 武俠 都市 曆史 科幻 遊戲 女生 其他
首頁

第672章 成人禮(1 / 2)

開啟AI情感朗讀功能。歡迎大家點擊體驗!

周禮:以昏冠之禮,親成男女。冠者,禮之始也,冠禮,也便是成人禮。

先秦以來,華夏男子行加冠禮,代表成人,古天子諸侯十二而冠,士則二十而冠,由此而正容體、齊顏色、順辭令,宣告冠者從此由一個懵懂的少年而正式步入社會,擔任起成人所必須承擔的責任和義務。

加冠,成人,結婚,生子,這就是華夏自古以來的男兒們的一個標準。

古書記載,公侯之有冠禮,夏之未造也,說的是在夏朝以前,冠禮就已經有了。在南北朝以前,冠禮是相當重要的一個禮儀,尤其是對於男子們來說,這是人生第一個最重要的禮儀。

隻是南北朝以來,胡人入侵,胡風漸起,甚至北方漢人一度改姓易名,如隋朝楊家曾改姓。宇文泰占據關中,東西魏對峙之時,南北三國中實力最弱的西魏宇文泰當時為了能夠生存,頒六條詔令,推行府兵製,拉攏漢人豪強,賜鮮卑姓,改籍貫。

對漢人賜鮮卑姓,如八柱國、十二大將軍,二十四儀同,對其中的漢人將領們也全都鮮卑化,都賜以鮮卑姓氏,並讓他們手下的士兵,不論漢胡,也一律跟他們姓,搞的好像是一個部落一樣。

當時賜姓,按照的是拓跋鮮卑遠祖拓跋毛,據說曾統國三十六,大姓九十九,宇文泰於是把這三十六國、九十九姓,一共一百多個姓全都拿來賜給西魏的漢人文武,功勞大的得大姓,功勞小的得小姓。

比如當時李淵的爺爺李虎是八柱國之一,功勞大地位高,於是從三十六國裏挑了一個大姓大野氏賜給他,於是李虎其實也叫過大野虎。

而隋文帝楊堅的父親楊忠當時地位比李淵低,隻是十二大將軍之一,於是被從九十九姓裏挑了一個普六茹氏賜給他,因此楊忠當年也叫過普六茹忠,楊堅小時候則叫過普六茹堅,直到他後來當皇帝後,才盡複周禮,恢複漢魏製度衣冠,要不是楊堅,李世民隻怕還叫大野世民呢。

當時東麵的高歡鮮卑化更嚴重,西麵關中的宇文泰也在搞鮮卑化,給手底下的漢人豪強們一通賜姓,又給手底下的鮮卑將領官員們改成關中籍貫等,這樣亂搞,卻也搞出了一個關隴貴族集團,使的代北軍頭們和關中豪強們聯合在了一起。

不過當年的賜姓確實是亂賜,李虎、閻慶都賜姓大野氏,李弼和李穆本來也都姓李,可因為兩人也都是八柱國,結果卻分別賜姓徒何和拓跋氏,後來隋朝名相高熲和北齊降將李屯,一個姓高一個姓李,可因為他們當時是八大柱國之一的獨孤信手下,於是全都跟著鮮卑人獨孤信改姓了獨孤,成了獨孤熲和獨孤屯。

在西魏北周那個時代,漢人連姓都保不住了,就更別說古代傳下來的加冠禮了,加冠禮是要束發,加冠,以示成人。而鮮卑人南下後雖然也進行主動的漢化改革,但對這加冠禮卻根本沒啥興趣。

事實上,自魏晉之後,冠禮已經是廢而不行了,早不複當年漢代時那種隆重了。

漢代冠禮又叫加無服,並有冠而佩劍的傳統。

今天,長孫無忌突然提出要給太子承乾加冠一事,宰相們還真都有點意外。

秦琅鼓掌。

“長孫公說的好,冠禮甚有必要,應當恢複舊禮,而且要隆重。近世以來,人情輕薄,過十歲而總角者少矣,因此難懂成人之道也!”

秦琅帶頭附喝,引得魏征這樣崇古派更是激動。

這位恨不得要恢複周朝井田製度的儒家複古派,向來崇古崇禮,對於長孫無忌提出要給太子恢複十二而冠的元服禮非常讚成。認為這個冠禮,也有重新恢複近世以來日漸荒廢的大禮。

此時民間確實已經荒廢了冠禮,也隻有如一些名門士族才保留了二十而冠的禮儀。

秦琅今年都二十一了,就從沒行過冠禮。

甚至據說皇帝李世民也一樣沒行過冠禮,所以在他玄武門之後奪權後,皇帝冊封他為太子時,有官員就進諫說皇帝應當在太子禮行內冊禮,也就是說李世民因為沒有加過冠,所以冊封太子時,不能戴冠,而是直接梳著雙童髻。

於是武德九年,李世民的太子冊封大禮上,李世民頂了一個非常雷人的造型出場,頭上一邊梳了一個角,搞的跟個喜羊羊一樣。

“《士冠禮》曰:“天子之元子猶士也,天下無生而貴者也。”在古代,周製冠禮,有文王年十二而冠之說,而“冠而佩劍”更是古之禮製。《儀禮》上記載的冠禮,大抵是周代的遺留。另外在《國語》、《左傳》、《史記》中也屢有周代天子和諸侯行冠禮的記載。後世雖然沿襲了這一儀式,但是其程序屢有變更。”魏征引經據典起來,非常厲害,張嘴說來,“魏晉以來,胡風漸盛,冠禮荒廢,尤其是天子、皇太子的冠禮,該采用何種禮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