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
玄幻 武俠 都市 曆史 科幻 遊戲 女生 其他
首頁

第700章 刀快了(1 / 2)

大理寺卿、參預政事孫伏伽也跪伏在地,摘去進德冠,解下官印,請辭。

殿中氣氛,一時凝重無比。

李世民再三自己隻是被奸佞權萬紀蒙蔽欺騙,但孫伏伽和馬周都以子金口禦言,一言九鼎,因此堅決請辭。

李世民都親自去扶二人了,可二人就是不肯給皇帝這個台階下。

碰到這樣的拗人,還是兩個,李世民又有錯在先,一時也隻能無奈的先順著他們了。

二人謝過皇帝,然後便直接起身退出。

既然皇帝已經接受他們的辭職,那麼他們現在便不再是宰相,也不再是禦史大夫和大理寺卿,便沒資格繼續留在這裏君前奏對。

李世民就這樣看著二人一路躬身退出大殿,心中悵然若失。

良久。

皇帝才長歎一聲,“張蘊古還活著吧?”

“人現在暫關押於左金吾獄,已擬判坐罪奪官,徒一年半。”太子承乾答道。

李世民有些意興索然,擺了擺手,“此案朕也已經搞清楚了,都是權萬紀蒙騙朕,李好德隻是個瘋子,瘋子的瘋話又算什麼作妖言,更不是謀反,杖二十便罷了。”

“至於張蘊古,案子審的沒問題,不算失出之罪,至於泄密,也就不予追究,朕不但不免他官,還要賞賜,特旨,遷大理寺丞張蘊古為門下省正五品上的給事中,希望他今後能夠繼續秉承忠直,特賜洹水縣開國男爵,賞絹百段,禦馬一匹,授階從五品下朝散大夫!”

宰相們都暗歎這個張蘊古真是好命,鬼門關走一趟,硬是被太子、馬周等救回來了,還升官晉爵了。

現在他是朝散大夫守門下給事中洹水男了,綠袍換緋袍,賜銀魚袋。

皇帝讓人立即去金吾衛獄宣讀聖旨,並把他召來殿上。

“朕猶記得,前朝之時有一個案件十分有名。隋煬帝時,有個地方發生了普通的盜竊案件,隋朝派於士澄前去抓捕,結果隻要稍有嫌疑,他便抓起來嚴刑拷打。重刑之下,竟然有兩千多人被迫承認自己是盜賊,而案子報到朝廷,隋煬帝大手一揮,並令同日斬決,一之內將這二千人全都殺死。

大理寺丞張元濟覺得此事可疑,翻閱檔案,深入調查,發現可疑者隻有九人,其中四人張元濟的同僚還都認識,能夠擔保絕非盜賊,他細加審問,發現真正的盜賊才隻五人,可皇帝已下斬立決令,龍威之下,司法部門竟然沒有一個敢違逆,就這麼眼睜睜的看著兩千多無辜百姓被殺。”

“貞觀元年,青州有人謀反,州縣官吏抓捕反賊同學,寧錯抓千人不放過一人,一時牢獄滿滿,朕聞報之後,非常震驚,不相信有這麼多人謀反,特派侍禦史崔仁師前去複查此案。

崔仁師到達青州後,沒有動用大刑,而是先給嫌疑們去除鎖拷,給他們洗澡換衣準備飯菜,最後詳加審問,細致走訪,千餘嫌疑,最終隻有九人定了謀反死罪,餘皆無罪放免。

刑部派人再複查,確無疑議。

諸位,隋唐兩朝,兩個案子,都是地方抓捕一二千人,為何最後一個明明隻有五人偷盜,卻兩千人同日而斬?為何我大唐最後卻能隻殺九人,而放千餘?

“朕以為,這事楊廣要負主要責任,可也不能全怪楊廣,非是煬帝無道,臣下亦不盡心也。”

“如果司法官員能夠剛直不阿,犯顏直諫,那事情就不會無法收拾,皇帝濫殺無辜,大臣又阿諛奉迎,君臣如此,何得不敗?”

“朕欣慰雖然出了權萬紀李仁發這等奸佞人,卻也還有馬周孫伏伽張蘊古崔仁師這些真正的忠諫之臣,也還有太子這樣英明穩重的監國儲君,有負責任的宰相們!”

“朕想起當年繼位之初殺盧祖尚之事,那是貞觀二年事,朕要調時任瀛州刺史的盧祖尚任交州都督,盧祖尚在朝堂上答應的好好的,可回家後卻又反悔不去。

朕當時初繼位,對此很不滿,派杜相去傳旨勸,並許諾三年後將他調回,結果盧祖尚推交州瘴鬁注行,要經常喝酒才行,可他喝不了酒,所以不能去。

朕後來又親自召見他,結果他還是再三推辭,朕年輕氣盛,大怒,於是將盧祖尚斬於朝堂。

事過經年,如今再想,朕當年有些太急躁了,盧祖尚枉死,都是因為刀子太快,沒給盛怒之下的朕留下一點思考和反悔的時間。

事後朕也批評了房相杜相等,認為他們也失職,沒有及時勸諫。

朕當時盛怒,即令處置,公等竟無一言,所司又不覆奏,即隨處決,豈是道理?

李世民一人在那裏白話了大半。

最後得出一個結論來。

上次刀快殺了盧祖尚,這次刀快又差點殺了張蘊古,因此問題都出在死刑的執行程序上麵,為了避免再出現這樣的錯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