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
玄幻 武俠 都市 曆史 科幻 遊戲 女生 其他
首頁

第737章 房玄齡(1 / 2)

開啟AI情感朗讀功能。歡迎大家點擊體驗!

熱門推薦:

生活需要希望。

卑賤的奴隸,更需要有希望才能捱住苦難的生活。秦琅改善了家中奴隸的生活條件,還給了他們自由的希望。

長安是一座繁華的城,也是皇帝的城,還是貴族官員們的城,唯獨不是奴隸的城,可長安的奴隸卻占據了這個城市三分之一多的人口,一個龐大無比的階層。

宮廷、官衙、作坊,以及那些朱門高第,甚至是一般的中產人家,家裏都有奴隸,奴隸們遠處不在。

擁有奴隸,甚至成為富貴的標致,一個條件稍好的地主或富戶,若是家裏沒有奴隸,那是說不過去的。而一戶中產,不僅家產得有百貫打底,奴隸起碼也得有數人。

至於說名門大族,不僅得擁有眾多奴隸,他們還得擁有昆侖奴、新羅婢、波斯姬,菩薩蠻等這些奴隸中的名品。

貴族官僚們高高在上,奴隸們自然也就卑賤入塵埃。

生活總是日複一日,每天的太陽升起,又是嶄新的一天。

無官一身輕。

罷官對於秦琅來說,並沒有影響到他什麼,他不是真正意義上的罷職丟官,隻是暫時辭職而已,皇帝依然信任他,他的官階爵位還在。

所以不會樹倒猢猻散,更不會有人來落井下石,牆到眾人推。

恰相反,平康坊衛國公府前,一大早還來了無數的車馬,京中許多勳貴豪門都借機派人過來送禮,其實就是想搭點關係。

“房相也罷職了?”

秦琅早上起來,就聽到一個讓他意外無比的消息。

“嗯,有人告發蘄州刺史李玄道收受賄賂,強占民田,案子呈到朝廷,房相卻按下此案,於是禦史台彈劾房相以權謀私,包庇親戚。”

李玄道秦琅認識的,他跟當年在河北戰死的宗室王李道玄名字顛倒了。李玄道出身五姓,是隴西李姑藏房的,他父親是隋朝時的都水使者,李家祖籍隴右,但後來遷居鄭州,世代冠族。

隋朝時,李玄道為齊王楊暕府官,後來投李密引為記室,再被王世充所俘,授為著作郎,之後李世民平洛陽。

因為李世民家也一直稱自己是隴西李氏,故此論輩份要稱李玄道為族叔,於是倍加禮遇,將李玄道請入自己的秦王府拜為主簿,為十八學士之一。武德九年,秦琅平幽州之亂,李玄道拜為長史,雙方交接過工作,算是相熟。

後來,李玄道入朝為給事中,再外放為蘄州刺史,其實仕途是非常順利的。

當然,李玄道能這麼順,還有一個重要的原因,那就是他跟宰相房玄齡是親戚,很親。

房玄齡家雖是齊州二三流的士族,但他爹當年是隋朝名士,因此娶的是隴右李氏,其正是李玄道的堂姐。

因此李玄道是房玄齡的堂舅,天大地大,娘親舅大。

頂著個皇家遠支同族和宰相堂舅的身份,又曾是皇帝潛邸舊臣,又深精譜學的五姓子李玄道,這幾年的仕途那是順風順水的。

其實他當年在隋末亂世時,也一樣很瀟灑,不管是李密還是王世充又或李家,都對他十分禮遇。

“李刺史不是那種貪財之人啊!”秦琅道,李玄道他是相熟的,這是一個很傳統的名門士子,是那種老派士族,喜歡風花雪月,吟詩做賦。他最厲害的就是譜學,堪稱當今天下譜學中最厲害的大拿之一。

這樣的人搞文字秘書工作,是沒半點問題的,比如在中書省做給事中,就表現很好,在幽州都督府做長史也不錯,但若是做刺史,可能就要差一點兒。

可再差點兒,那也僅是缺少那種獨擋一麵的氣勢,貪財不太可能,堂堂五姓七家名門,都是三品官了,還缺那點錢?

“禦史台現在就糾纏著房相公按下李玄道的事情,大做文章,然後還以三郎你受彈劾辭相回避為例子,逼著房相辭職。房相一氣之下,還真的就向皇帝辭職了,陛下沒同意,房相便辭三次後掛冠回家了。”

“這還怎麼扯上我了?”

秦琅覺得這事情有些突然,雖然他知道以房玄齡在朝中的地位,在皇帝心中的地位,一兩個禦史是動不了他的。可有時輿論起來了,老房這樣謹慎小心的人,也肯定會避避風。

“備馬,我去拜訪下房公。”

不管怎麼說,房秦兩家都是山東齊州曆城的老鄉,兼之老房這次去相,也是因為有人拿他辭相回避的事來逼老房的,多少跟他有關。

房玄齡的府邸在務本坊。

跟平康坊其實就隔了一條街,在平康坊西麵,衛國公府獨占平康坊四分之一隅,占了西北一角,而老房家恰在務本坊的東北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