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
玄幻 武俠 都市 曆史 科幻 遊戲 女生 其他
首頁

第746章 阿舅(1 / 2)

開啟AI情感朗讀功能。歡迎大家點擊體驗!

甘露殿。

尚書右仆射高士廉將又一片版修正的氏族誌呈奏。

“奉聖人旨意,此次新刊定姓氏,不論數世以前,止取今日官爵高下作等級,凡二百九十三姓,一千六百五十一家皆錄於上。”

李世民接過草稿,翻開。

見到第一等赫然是皇族李氏,頓時麵露微笑,很是滿意。之前高士廉等修了好幾稿,結果不是以博陵崔氏為一等,就是以範陽盧氏為第一等,要麼就是弘農楊氏等,幾大士族在那裏排來排去,始終都不得皇帝心意,令他十分不滿。

高士廉暗暗觀察皇帝表情,見皇帝終於露出滿意神色,心下鬆了口氣,這個事情已經弄的太久了,他領了這差事主持修這氏族誌,一修好幾年,怎麼都不能讓皇帝滿意,已經都想要放棄了。

好在先前秦琅加入,他提醒大家皇帝修氏族誌的本意,不是為了給那些舊士族們捧臭腳的,而是要強化新朝的統治階層,尚姓改為尚官,本質還是要調和矛盾。

雖然魏晉以來的譜學傳統,都是以郡望門第為準,可秦琅的話也確實提醒了他們,幾位主編的官員爭論了許久,最後隻好按秦琅的尚官為標準,重定了一稿,結果皇帝還真就滿意了。

皇族李排第一等第一名,皇後家河南長孫氏排一等第二,太後家族扶風竇氏排第三。

接著就是三師三公家族,秦瓊官居太尉,正一品,曆城秦氏列為一等第四,司徒長孫家也是皇後家,故此接著就是司空高士廉,渤海高氏排第五。

再往下是宰相尚書左仆射房玄齡,曆城房氏排一等第六,右仆射高士廉已入前列,故中書令蕭瑀,蘭陵蕭排第七氏,侍中魏征,巨鹿魏氏排第八。

後麵是出了兩個宰相的楊恭仁、楊師道的弘農楊氏排第九,宰相陳叔達家族的吳興陳氏排第十,李靖的隴西李氏排第十一,王珪的太原王氏排第十二

······

一等十八個家族,全是皇族、皇後族太後族以及宰相家族。

然後二等是三品以上實職兼有國公爵位的家族,三等是三品以上實職兼有郡公······

總共一千多個家族,二百九十三姓,共分五等,最低的也是擁有五品以上職事官,且有侯爵以上封爵、柱國以上勳的。

最初幾次列為第一等的崔民幹,因為隻是黃門侍郎被降到了第三等。

崔盧鄭王李,山東五姓,完全被關隴的楊韋杜柳裴薛六姓壓製,至於江南士族雖有蘭陵蕭與吳興陳進了第一等,但其它傳統士族王謝顧陸朱張也都排到了後麵。

真正異軍突起的不是皇族李氏,畢竟他們冒充隴西李都好幾代了,雖向來不被承認。真正這次排名驚人的還是如魏征的巨鹿魏氏,馬周的清河馬氏,戴胄的譙郡戴氏,孫伏伽的清河孫氏等。

這幾位宰相,都是寒門出身,如馬周那更是純粹的貧民士子出身,如今因為他們官拜宰相,於是也被排到了第一等,淩駕在了山東五姓,關隴六姓之上。

整個氏族誌的排名,其實基本上就跟大朝會上的兩班排位一樣,官階本品、爵位勳官、職事官,按著高低排名。

本來這稿擬好後,韋挺岑文本褚遂良令狐得棻等一眾官員們,都有些看不下去了。

既然是修氏族誌,是譜學,那總得按點譜學標準來啊。

魏晉以來,江南有僑姓,東南有吳姓,關中有郡姓,這些地方姓氏都成了當地世族地主的專用姓氏,尤其是在九品中正製的推行下,譜學就是士庶之間不可跨越的鴻溝,各家都有自己的家譜家傳。

隨便往上翻一翻,那都是世代顯宦,你要是誰家不能連續個三五代都出五品以上官員,你都沒法在這個圈子裏混。而做為郡望士族,他們有個特權就是子弟做官容易,憑門第家世,直接就能舉薦入仕了。

魏晉南北朝,諸多朝代,哪朝不是以郡望論門第,從來也沒聽說過以官爵排姓氏的,都說範陽盧氏清河崔氏,沒聽說過太尉秦氏、右仆射房氏、司徒長孫氏啊。

偏偏李世民就要這樣搞。

高士廉覺得這氏族誌真的刊印出去,自己的名字印在上麵,以後估計得臭了。但皇帝態度堅決,卻又無可奈何。

不管怎麼說,這差事總算結束了。

再修改下去,他自己都得瘋了。

一千多家族,倒有小半是原來的寒門地主,這在過去,都是士族們羞於同伍的,如今好多甚至還排到了前列。

如宗室後族之下第一的曆城秦家,這在過去僅能算是沒落寒門小士族,如今卻已經憑借著父子皆宰相,官居太尉而居於最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