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
玄幻 武俠 都市 曆史 科幻 遊戲 女生 其他
首頁

第787章 淹死衛王(1 / 2)

淡水屯。

原淡水社的社寨,此時已經成了移民者的新屯莊,新的屯莊建在原址,對原來社寨進行了一遍改造。

砍伐粗壯的原木,壘起了更高大堅固的屯柵,還挖了護村壕溝,引入溪流活水繞屯而過。

大陸來的移民們,把從家鄉帶來的各種槐樹、柳樹、桃樹、李樹等種子沿溪種下,期盼著將來能成綠蔭一片。

社中原來的亂七八糟的吊腳屋全被推掉,土地經過平整後,建起了更整齊有序的排屋。

同樣是下麵懸空的木式吊腳樓,卻更整齊,有整齊的巷道,屋前屋後都留有暗渠排水。

樓上住人,可防潮濕蛇蟲,樓下還可以養雞養豬,搞家庭養殖。

屯中心是寬闊平坦的大操場,移民們平時在這裏開會,早上在這裏訓練。按秦琅的要求,每個移民墾荒的屯子,都按村民所長,將青壯編入紅槍會或是弓箭社,習練長槍或是弓箭,做為村子的鄉兵民團,護屯衛莊。

每個屯子還特意建一所屯莊學,由秦家派來先生教導屯中孩子們學習,甚至有晚上的識字班,教屯中百姓掃盲識字。

這是一項不錯的福利,深受屯民們的讚許。

對於秦家來,派到各屯的先生,其實也相當於是秦家派過來的副村長、會計,能加強對各屯莊的監管控製。

清晨。

朗朗的讀書聲在屯莊學堂裏傳出來,青壯男子們則在操練長矛弓箭。

太陽還未出來,霧氣蒙蒙。

一棟棟吊腳樓炊煙陣陣,婦人們在忙著生火做飯。家裏其它的女人們也沒閑著,不是在織布就是在紡紗,這些都是秦琅家族經濟的一部份,秦家在淡水建立了不少絲織等手工作坊,不僅招募了許多年輕的姑娘等入坊做事,也把一些材料發分到各村莊,交給這些婦人們加工。

婦人們在家便也能加工,賺一筆手工費用,還不影響在家相夫教子,做飯下地。

秦琅推開窗,感受著這和諧的清晨,臉上布滿微笑。

簡陋卻又生機勃勃!

這寨子一股子蓬勃的朝氣,人人都在勤奮努力,或許也是因為比較有奔頭。

“三郎精神真是好,昨夜折騰奴家到那麼晚,現在卻又這麼早就起來了,你就不累麼?”

阿儂夫人睜開眼,看著站在窗口的秦琅。

“三十如狼,四十如虎,我們都正當虎狼之年,又怎麼會累呢?”秦琅笑著回頭,“起來吧,一會隨我去拜社官!”

當秦琅來到村中學校前的那棵大樹下時,訓練的青壯都已經回家了,學堂也敲響了下課鈴聲,稚嫩的孩童們歡呼著放學回家吃飯。

有婦人動作快的,已經提著個籃子來到大樹下進貢。

這是一棵很普通的樟樹,隻是年歲較久,長的枝繁葉茂。先前平整社寨,也沒有動這棵樹,不僅沒動,新移民們還把這樹尊為了淡水屯莊的社樹。

“這隻是一棵普通的樟樹,為何就成了社樹呢?”阿儂夫人見秦琅帶頭向這棵樟樹拜禮,不解。

“你可能不知道中原的一些習俗,這樹確實本隻是一棵普通的樹,但移民們過來後,把家鄉帶來的土撒在樹下,封土為社,把社官神靈駙在樹上。”

“什麼又是社官?”

“社官啊,也是土地公!”

漢人崇拜神靈,城有城隍,村有社官。

社官也叫土地公,或土伯公。

大家不把土地公供在家中祭祀,而是在村中或村外選一棵長的好的大樹,請土地公附於其上,祭祀供拜,故這棵樹也就成了社樹。

當然,不同的地方,社官的傳演義各有不同,如在嶺南,崇拜五通神。據五通神本是山中石精,故又叫石伯公,因為石伯公能攝人精魂,在山中因此不能互叫名字,叫了名字,就會被石伯公攝去,百姓因為畏懼石伯公,後來便香火祭拜,最後變成了村子的守護神。

當然,還有地方傳,曾經有一個人失足淹死成了水鬼,他要想投胎轉世,需要拉別人做水鬼接替。可他等了好些年,都沒有碰到有人淹死,有一,有個女子因為被丈夫責罵一時想不開,便要投水自盡。

那水鬼發現婦人肚裏懷了孩子,一時不忍,婦人投水,他推回岸邊,婦人連投水三次,他推了三次,最後婦人想明白了便回家去了。

此事後來為河伯所知,河伯奏報龍王,龍王覺得這個水鬼心地仁慈,於是封這水鬼做了社官,成了村民的守護神。

·······

從中原來的移民們,出來時往往都會懷揣一把家鄉的土,到了新的屯莊定居後,會把家鄉的土撒到社樹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