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
玄幻 武俠 都市 曆史 科幻 遊戲 女生 其他
首頁

第844章 疾如風,穩如狗(1 / 2)

開啟AI情感朗讀功能。歡迎大家點擊體驗!

行軍打仗是件吃苦的事,不是一般的苦。

當年李世民南征北戰,曾經有過八日不解鐵甲的經曆,炎炎七月,南方尤其酷熱難耐,長途行軍,十分的疲憊。

既得要保持軍隊陣容,還得時刻提防敵人埋伏等。

雖然秦琅不會犯儂天順那樣的錯誤,一路行軍,早就提前安排了大量的塘騎斥候偵察敵情,斥候前出百裏偵察,甚至提前三天出動,就為能夠更加詳細的偵察,不放過每個角落。

每一個山頭,每個河穀,每片樹林,都必須得派塘騎進去仔細搜查確認安全。

這種小心的過份的謹慎,唐軍卻做的嚴絲不苛,沒有誰願意拿生命開玩笑。就算是提前派人偵察過了,大軍行進時,都還要另派斥候再偵察一遍。

尤其是遇到特殊的險要地形時,還要停止行軍,全麵偵察過後才能通過。

曆史上,當年強橫無比的羅馬軍團,都一樣在條頓森林被日爾曼野蠻人給全殲,那慘敗,讓羅馬皇帝奧古斯都大帝都不止一次的悲鳴慘叫。

戰爭有時便是如此,再精良的裝備,再有素的訓練,再能打的士兵,再厲害的將軍,可有時一點點疏忽失誤,便可能讓全軍陷入萬劫不複的境地。

號角聲響起。

這是停止前進,原地休整的命令。

秦琅自左州出發,集結了一支一萬二千人的軍隊,車步騎輜重同行,行進緩慢。

一天才走四十裏路。

時速八裏,平均一天隻走了五個小時。

每走半個小時,就要休息整隊,每一個小時,還要大休整一次,就這麼走走停停的,一天倒有半數時間在休整隊伍。

雖然精銳大唐府兵,步兵一日夜強行軍也能達到百裏,但現在這片蠻地,秦琅很小心謹慎。

別說他有一萬二千人馬,就算再多十倍,如果遭遇埋伏,有時也一樣可能無力回天。

想當年楊廣東征高句麗,派出了三十萬精銳奔襲數百裏去平壤,結果高句麗人一路上故意屢戰屢敗的誘敵深入,誘到平壤附近時,再設伏於大河邊半渡而擊。

隋軍此時糧草不濟,孤軍深入,雖有三十萬眾,一樣被打的四分五散狼狽而逃,據說後來三十萬人隻有兩千人逃回了遼東城。

從車上拎下小炭爐,打開爐火蓋,裏麵保存的火種立即燃燒起來,添炭,架壺。

秦琅坐在小馬劄上,於樹蔭下開始煮起涼茶來。

另起一個爐子,再放上一個小平底鍋,開始煎肉。

崎嶇的山路上,一萬多唐軍拉開了二十裏,全都就地休整,天氣炎熱,但大多數士兵卻還是全副武裝,以防突襲。

雖然儂三娘和扶三等蠻王帶領叛軍跑遠了,但這沿途遍地的溪垌蠻寨,也並不見的就真的安全。

那些溪垌寨紛紛向大唐請降歸附,秦琅倒也是來者不拒,接下他們的血書誓詞,然後收下他們的貢品,同時讓他們送來子弟隨軍,名義上是做秦琅的侍從,或是隨軍協助平亂,實則為質子。

但人心隔肚皮,誰敢相信這些蠻子就真可靠了?

想當初扶三等不也早就歸附大唐,他們現在還有子弟在長安、廣州、邕州、交州等地讀書或當差為質呢,可該反的時候他們也一樣反了。

為了確保安全,秦琅小心謹慎的行軍,甚至還自己帶上了糧草輜重,就為了避免萬一缺糧的危險。

這般螞蟻搬家一樣的小心移動行軍,辛苦了點,可也安全了點。

秦琅也沒急著去追儂三娘等叛軍,一路上武裝流行,緩慢行軍,沿途經過各溪垌,都要到寨下展示一番,召蠻子過來安撫敲打幾句,然後收一些糧草輜重錢糧,帶走一些子弟。

甚至有時也對一些不聽話的桀驁垌主給予懲處,他甚至換掉了好幾個垌主,不過秦琅每次換掉一個不聽話的垌主,都是自原垌寨裏再尋一個威望勢力不錯的人替換,因為新垌主依然來自寨中,所以倒也沒遇到太大的阻力。

這種以蠻製蠻的手段,甚至還換來了更多的忠誠。

一騎奔來。

“報!”

騎士將密封的軍情送到秦琅手上,然後退下。

秦琅看了看信上的封蠟,完好無損,意味著這封軍情沒有人打開過,滿意的點了下頭。

不管是斥候還是塘騎又或是傳令兵,這些人能夠隨意出入軍營,能夠直接見主將,軍法規定,他們的軍情軍報等,除了報告主將,其餘任何人無權詢問或截取。

一旦違犯,那就是死罪。

這點是十分嚴格的。

牛排在平底鍋裏煎的滋滋冒油,胡椒碎散發出濃鬱的香味,秦琅看著軍情,微皺了皺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