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
玄幻 武俠 都市 曆史 科幻 遊戲 女生 其他
首頁

第1082章劍南十三軍(2 / 2)

開啟AI情感朗讀功能。歡迎大家點擊體驗!

太子還讓轉運司直接給秦琅帶來了一張條子,可在劍南道境內的各常平倉、轉運倉中調拔鹽、糧、布匹等,太仆寺則許秦琅征用太仆寺在劍南道境內各牧馬監、馬場的馬、騾······

這可都是實打實的支持。

“另外,太子特令,今年劍南道沿邊諸州,特免兩稅一年。”

劍南道有益州大都督府,下麵又有鬆州中都督、茂州中都督府、西寧中都督府,以及維州下都督府、戎州下都督府和瀘州下都督府,二十餘州。

“魏公,劍南節度使,除節度劍南道諸七都督府、二十餘州外,還可節度雲南道諸府州。”

這真有些出乎意料。

李義府主動解釋,是在武德朝時,雲南道本就是歸益州行台所領的,貞觀朝新設道時,本來也是歸屬劍南道,後來才單獨劃分出雲南道。

“黔中呢?”

韓威問。

當初雲南與黔中都統稱南中,又與劍南一起並稱西南,所以朝廷把雲南劃入劍南節度使節度,那黔中呢?

“本來太子是打算把黔中道與雲南道一起劃歸劍南節度使節度的,但有大臣黔中距離劍南遙遠,又有魏公如今主要精力得對吐蕃用兵,所以就不把黔中道劃入了。”

“太子後來便,待殲滅吐蕃之後,再把黔中劃管劍南節度。”

雲貴川在地理上確實是一個單元的,畢竟都屬高原嘛,雖雲貴更緊密一些,但此時劍南遠比雲貴開發的好,因此附在劍南也是應當。

可如果雲貴川一體,那這個劍南節度使的權力就非常大了,畢竟秦琅任的是節度使還兼了一堆的支度營田觀察處置經略使等銜,不比一般的經略使等,故此有人反對也是正常。

秦琅則不以為意,貞觀朝的節度使畢竟不是晚唐的節度使,就算給的權力再大,那也就是個臨時性差使。

事畢即撤,某些方麵來,這種節度使也好,經略使也罷,也就是個加強版的行軍大總管而已,行軍大總管有常設的嗎?

兼不兼管雲南、黔中,都沒太大區別。

不過現在兼管了雲南道,倒是一下子分薄了太子給的四萬兵額了,原本以為劍南道一道增加到四萬軍額呢,現在是兩道了。

寧遠、保寧、西寧這劍南三軍,現在還得加上雲南現有的忠武和通海和南寧三軍,本身就有六個軍了,每軍編額五千,實有三萬的兵額,等於太子也就給了一萬的新兵額而已。

可再建兩軍。

秦琅隨後召集劍南道諸府州軍的文武,又派人去雲南召集都督刺史將軍等來議事。

趁著羌部還在集結,秦琅與趕來的一眾劍南雲南的文武官員們,商議重新部署編置兵馬。

總共四萬兵額,兩道各家分配,秦琅沒搞什麼平均分配。

經過兩爭論後,他最後拍板,原有的六個軍,鬆州寧遠軍、茂州保寧軍,西寧的西寧這劍南三軍不變,而雲南道的忠武、通海、南寧三軍也不變。

新設昆明軍,駐洱海,新設靜邊軍,駐河曲。建寶軍,駐金川,建平戎軍,駐金川嘉梁州。

另建劍南節度牙軍,分為左中右三軍,左軍號遊奕軍,右軍號踏白軍,中軍號背嵬軍。

新建七軍,可兵額隻有一萬。

怎麼分配?

秦琅的分法,是忠武軍移駐益州成都,五千人擴編為一萬二,然後再分編為忠武、背嵬、踏白、遊奕四軍,每軍三千。

西寧軍與保寧軍、寧遠軍擴編,再一為分二,寧遠軍拆分出靜邊軍,保寧軍拆分出寶軍,西寧軍拆分出平戎軍,各編三千,六軍就是一萬八千人。

還剩下一萬兵額,通海、南寧兩軍再拆分出一個昆明軍,通海軍四千,南寧和昆明軍各三千。

調整後,劍南節度使下,劍南、雲南兩道,總計十三軍,共計正兵四萬。

這都是正規軍,不包括團結營、蕃部土兵。

秦琅照舊例,給每軍配備相應的蕃部城傍、側近軍,同時編劃團結營隸屬各軍,這些團練兵和蕃部土兵,平時也要輪番到各軍所駐守的軍城軍鎮守捉鎮戍當值戍衛,一邊訓練一邊屯田。

四萬正兵,配雙倍的團結、蕃兵,實際總兵力達到十二萬。

忠武軍移駐成都,而牙兵三軍則跟隨節度使秦琅,平時沒有駐防任務,屬於機動力量。

遊奕、踏白二軍,更是由寧遠夜不收精銳為骨幹,組建的一支精銳輕騎兵,背嵬則是騎馬步兵。

秦琅是益州大都督府長史充劍南節度使兼寧遠軍使。

蘇定方仍為茂州都督兼保寧軍使,劉蘭成為扶州刺史兼靜邊軍使,韓威為鬆州長史兼背嵬軍使,秦存孝為益州司馬兼忠武軍使。

鬱孤尼為扶州刺史兼遊奕軍使、丘行恭為龍州刺史兼踏白軍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