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
玄幻 武俠 都市 曆史 科幻 遊戲 女生 其他
首頁

第1153章 招兵買馬(2 / 3)

開啟AI情感朗讀功能。歡迎大家點擊體驗!

現在那邊可以容納更多的淘金者,也需要更多的移民。

現在條件這麼好,秦琅當然也不願意錯過機會,所以必須得加快步伐。

呂宋淘金者確實有許多人都發了財,雖說發大財的隻是少數的幸運兒,但就算是其它絕大多數普通淘金者,其收入算下來,也遠比在中原時強的多。

許多人辛苦淘金,然後把換來的錢寄回家鄉,因為船票貴,來回也耗費時間,所以大家都下定決心,在金銀島努力幾年,說不定下一個幸運兒就是自己。

就算真的不走運,可努力挖個幾年,到時也能有一筆不小的錢了。

現在呂宋很熱鬧,但有一個比較大的問題,就是淘金者們多數都隻是來發財的,他們努力的淘金,然後把錢寄回家,並沒有人想著要留下來,或者把家屬親人帶來。

雖然秦家已經開始推出了許多誘人的定居獎勵,比如自願留下定居的,能夠獲得一大塊土地,甚至允許他們自由挑選。

人口越多,能得到的土地也越多,隻要他們能夠墾荒的過來,而且這些地是前五年完全免租,後五年每年加兩成,直到第十一年開始收全租。

而且就算是全租,現在秦家定的租也非常低。

這個租相當於朝廷的地稅,但秦家為避免一些麻煩,現在統統用地租名義。地租以水稻征收,每畝隻征三升稻穀,並不直接征米。如果種的是棉花、甘蔗等其它作物,也允許折錢,或者是自行購稻穀上繳。

除了每畝三升這個地租,不再額外征收其它。

這可是相當好的條件了,要知道,就算是改革稅製後號稱是百姓負擔大減的如今中原,那也是有兩稅的,除了地稅外,還有戶稅。而這地稅,還有額外的義倉糧、社倉糧,並有丁錢攤入田畝。

但秦家在呂宋現在弄的很簡單,沒有人頭稅,沒有什麼地丁錢,更沒有什麼折役錢這些,就按畝征稻,一畝就征三升,也不需要你再按什麼九二米計算,比如一百斤稻穀交稅時折合成七十斤米來算。

更不需要交什麼額外的耗損,不會有什麼火耗。

更不會要求所有人隻能交稻穀或者必須折錢上交,不會給奸商們趁機漁肉百姓的機會,如大明朝的耗費驚人,百姓交納稅賦的時候,必須得多繳納許多。然後那些收稅的胥吏,可能還會故意以糧濕不幹等為由,再加征。

而如果強製折錢,那麼在稅收季,商人會故意打壓糧價,百姓要賣糧換錢交稅,本來正常一石米可能是二錢銀,結果商人故意聯手壓價,可能最後百姓隻能賣到一錢半一石。百姓手頭大多沒有銀錢,隻能忍受奸商的故意盤剝。

秦家不搞這一套,畝征三升,別無其它任何增加。

這樣的條件,本來應當是非常好的,但畢竟呂宋在海外,對於許多人來說,忍一時辛苦,在這裏拚命淘幾年金,然後回老家,買田置地,或是娶妻生孩子,或是做本錢去做點小買賣便好。

留在這裏,多數人都沒想過。

秦琅想把呂宋島上的人留下來,現在還很難,他隻能想辦法以淘金增加上島的人數,然後依靠越來越多的淘金者,來帶動島上的消費需求,慢慢的完善。

“三郎為何不幹脆多買些奴隸運過去?”

秦琅也隻能笑笑。

他總不能跑到呂宋去當個奴隸主,手底下盡是些黑的白的棕的奴隸吧,那有什麼意思?

他是想開發呂宋,殖民海外,想的是建立一個海外的秦氏家族,是想讓漢人在海外傳播漢家文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