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
玄幻 武俠 都市 曆史 科幻 遊戲 女生 其他
首頁

第1181章 歃血為盟(1 / 2)

“一滴水,一塊土,一粒石子,一根草一棵樹,一隻螞蟻·····都屬於我們,這是自由的土地,屬於自由的巴朗蓋達圖們!”

端著酒杯,馬蘇耳聲音激昂,“我們必需聯合起來,所有的巴朗蓋達圖們一起聯合起來,甚至有必要的話,我們還可以放棄以前的恩怨,與那些大家屋土人聯合起來!”

“我們還可以派人去渤泥國,那裏有我們的宗族親人,也可以派使者去幹佗利國求援,隻要他們願意出兵派船來幫助我們,那我們以後也可以向渤泥國王或幹佗利國王效忠!”

馬蘇耳根本不在意向渤泥國或幹佗利國效忠,一來兩國都距離這裏海路遙遠,二來以如今他們的達圖製度,國王授封他們為達圖的時候,也把土地分封給了他們,土地的主權轉移到了達圖們手中,國王不再有半點經濟權力,比如說征稅、勞役等都不行。

反而是達圖們享有全方麵的大權,比如有權向境內農民征收土產品十分之一做為地租,稱為什一稅,還可以讓領地內的百姓為他們進行無償的勞役,比如達圖們修建住宅、修鋪道路、挖水渠、建柵欄等等。

農民不僅得不到報酬,還得自帶口糧前來做事,達圖們還擁有許多奴隸。

正是因此,幹佗利國擴張很迅速,對新征服之地也能穩固,都得益於此。不過因為幹佗利的達圖製度,所分封的達圖,基本上都是以村社為單位,幾十戶到千八百戶的,因此也不容易威脅到國王。

而且國王不斷把自己的兄弟子侄等分封出去,幫助穩固國家,同時對有影響力的僧侶集團也十分優待,同樣給他們分封土地,並規定僧侶村社的封地,屬於整個僧侶村社所有,不屬於僧侶個人,僧侶死後,土地仍公國王或是僧侶公社。

同時國王也都會保留大量肥沃的土地做為直屬。

對馬蘇耳等人來說,他們以前因為離幹佗利或浡泥國遠,所以連稱臣效忠都不曾,如今宣誓效忠,並入渤泥或是幹佗利國,也不會有什麼實際的影響。

但若能換來軍事援助,那無疑是相當劃算的。

理論上來說,宣誓效忠加入渤泥或幹佗利國後,他們成為臣子,國王對達圖們有任免權,擁有立法司法等權,以及國王有權召集達圖們率兵參加戰爭等,不過實際上,不管是官員任命權還是司法權甚至軍事權等,國王對達圖們的影響都十分弱。

幹佗利和渤泥國本身也就是很鬆散的邦聯。

而秦家現在提出的要求,卻無疑是不同的,他們要推行的無疑是一種更加緊密的控製關係。

秦家要設立鎮、鄉、裏、村,還要建立保甲製度,每個達朗蓋是一個村,大的村可能還要分設幾個裏,村長裏正這些都要由秦家來選派授任,還要選出保長甲長等來,建立村公所、保公所等。

甚至禁止達圖們擁有私兵。

原來達圖們享受的那些稅賦、司法、軍事特權都要廢除,他們的土地可以保留,丈量造冊,然後按畝向秦家納十一稅,他們自己的地種不過來,可以出租給別人佃種,但租率要按秦家的規矩來。

甚至關於搶劫偷盜殺人鬥毆等刑事犯罪民事糾紛等,也一律要按秦家頒布使用的唐律來處置,不得私刑。

這麼一來,達圖們無疑就從一個高高在上的封建領主,變成了一個普通的地主,誰能願意呢。

雖說這裏土地遼闊,人少地多,可以隨意開采,但是,規矩不能壞啊。

秦家憑什麼要做大家的羅闍?

他們最多就是接受秦家也在這裏建立居留地,也成為達圖,隻要井水不犯河水便行,可如果秦家要淩駕於眾巴朗蓋之上,要騎在拉圖們的頭上,這絕對不行。

“我們所有巴朗蓋聯合起來,就算拚湊起十萬大軍,幾千條巴朗蓋帆船也不是問題,我們絕對能夠擊敗秦家,並將他們趕走。”

古刺巴朗有些猶豫,在馬蘇耳來之前,他其實已經在考慮如何給秦家一個交待,他計劃把自己僅剩下的一百多個奴隸都拿出來交給秦家做為賠償,並願意再賠償一些小水牛、黃蠟、珍珠、檳榔、椰子、麻布等。

因為秦家實力太過強大,在兒子魯莽的偷襲大敗後,麻葉村已經沒有了抵抗秦家的力量。

在過去巴朗蓋之間爆發衝突戰爭的時候,失敗者一般也是賠償講和。

這是巴朗蓋之間的慣例,他打算也跟秦家這樣做。

可現在馬蘇耳卻不斷的勸說他起來反抗,並說隻要大家能夠聯合起來的話,實力是比秦家更強的。

古麻刺朗猶豫著。

如果按傳統向秦家賠罪,那麼麻葉村的損失就太大了,已經失去了繼承人和損失了一百戰士和二百奴隸和所有的船,若是再賠償一百多奴隸以及大量稻穀、麻布等土產,那麻葉村的積蓄就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