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
玄幻 武俠 都市 曆史 科幻 遊戲 女生 其他
首頁

第1197章 呂宋國(2 / 2)

開啟AI情感朗讀功能。歡迎大家點擊體驗!

在這個過程中,豪強與朝廷那當然都是各得其利的。

其實現在勳戚豪強等雖然都參與工商貿易中,也有許多在海外搞些商站啊商屯、開礦等,但規模確實都不大,也就秦琅的金銀島是個異類,畢竟除了秦琅,也不會有第二個人,會這麼極端的全力去經營這麼塊海外之地。

基本上所有的勳戚豪強,也僅僅是把工商貿易當成是個賺錢的營生,家族重點當然還是中原,還是朝堂。

也唯有秦琅,如今卻總想著什麼狡兔三窟,什麼海外經營,也隻有他有這個實力和決心,能夠調整整個秦家的方向,源源不斷的彙聚資源投入海外。

別人家都是在外麵賺錢的,隻有秦家是在虧錢往外投的。

雖然太子承乾如今百萬家下海,十分驚人,但多數都隻是去賺錢的,家還在中原。下海賺錢也是寄回家,並沒太大影響。

如秦琅這種有長遠經營打算的並沒幾個嘛。

但李世民也不得不考慮這個已經出現的問題,既然有了一個秦琅,肯定也還會有第二個,第三個。

而且現在就算隻有一個秦琅,他已經把自己當初經營武安封地的那些舊家臣,都聯合起來,要在海外經營,公開的口號就是再建一個庶子團,為各家再建一塊產業。

那些人也確實很支持,所以金銀島肯定是能發展起來的。

當然,這個所謂的能發展起來,也有限。畢竟就如西域高昌國,從漢代經營西域屯駐起,到大唐滅掉高昌國,這數百年的時間經營發展,還是背靠中原,處絲路要點,屢屢在中原動蕩之時,接納中原流民,但到滅亡時,經曆了四姓統治,可這個所謂高昌國也不過是個幾萬人的國,也就是大唐邊州的水平。

而如嶺南的馮氏、冼氏、寧氏,南中的爨氏、田氏、謝氏、趙氏等,各個號稱數百年豪強,動則稱擁兵一二十萬,但是頂多能在邊遠當個土蠻王。

從這方麵來考慮,以金銀島遠離中原的位置來,朝廷確實沒必要太過擔憂。

李世民現在真正要考慮的是,要不要開這個頭。

就算是羈縻都督、刺史,也是朝廷名器,不應當輕易授予的。

馬周提議,納資。

就是在海外有這種商站據點的,也有意想憑此獲得個世襲頭銜的,可以掏錢。打個比方,秦琅的金銀島,地盤大資源好,朝廷可以設個羈縻州府,比如以土人所命之名呂宋建個呂宋都督府或呂宋州,授秦琅或其子一個呂宋都督或刺史。

秦家掏一筆錢,比如一萬貫,上交給朝廷國庫是皇帝內庫,然後朝廷正式設立這個呂宋羈縻都督府,給秦家這個世襲的官職。

或者掏八千貫,設呂宋州,授呂宋刺史。

總之,不白給,得交筆錢,羈縻區劃等級高,交的錢就多。從都督到刺史再到縣令、鄉長、裏正啥的。

李世民不由的笑了,這不斂財嘛。

但馬周覺得這也不丟人。

本來還挺嚴肅認真的,李世民倒是被他弄的輕鬆了不少。

“魏公的武安都督府世封,是隻享有三分之一的封地稅賦。如果朝廷把金銀島授封為秦家領地,則朝廷隻享有三分之一的領地稅賦。”

兩種差別巨大,一目了然。

“如果秦琅不願意交錢呢?”

馬周笑了笑,“魏公肯定願意掏這錢的,能用錢換爵銜還是世封,這買賣他肯定不會錯過的。”

雖掏錢買這爵銜,就意味著海外領地正式納入朝廷管轄,要繳納領地三分之一的稅賦,朝廷還有可能派出稅務官過來監督,但是這意味著得到朝廷正式承認。

不掏這錢,當然不意味著就不用繳稅了,如果不繳稅,朝廷可以給予封禁。畢竟相比起這些海外領地來,各家的大本營可都在中原國內。

朝廷隨便一句話,他們就不敢因失大。

納資授銜,不算虧本買賣,各取所需。

朝廷真正要注意的隻有一點,加強人口管理,盡量避免大量人口流出進入這些海外領地就可以了,其它的都不會是什麼真正的威脅。

海外領地上的人口也登記入籍,同樣要上報朝廷戶部,這些人也是大唐的子民,甚至能獲得參加大唐科舉、應募從軍,為官做吏等的資格。

反正在馬周看來,大唐如此強盛,難道還擔心海外的這些殖民地?

“好,朕便派人去問一問秦琅,他願意要個呂宋都督頭銜還是呂宋刺史銜,願意掏多少錢來換這銜,還有,他把朕的二十萬子民弄到呂宋島去,是不是得給朕一個交待,若是他想把人留下,一個起碼也得給朕五十貫吧?二十餘萬,就算一千萬整數算了!”

皇帝笑著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