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
玄幻 武俠 都市 曆史 科幻 遊戲 女生 其他
首頁

第1249章 秦租界(1 / 3)

博多灣畔。

秦俊在駐倭總領事秦忠等一群唐商的陪同下,特意來到了灣西。

漿帆船沿海灣駛入西邊一條二三十丈寬的河口,沿河而上,兩岸平坦,阡陌相連。

秦忠介紹道,“這裏之前就是幾個小漁村,上遊些才有一些莊園。河西這塊地,北依海灣,西倚兩道高陵,東麵還有這條江,長約十二三裏,寬約四五裏,大約是三萬來畝大小。”

隨著築紫國一分為二,加上太宰府的設立,如今博多灣一帶成為了倭國西海道最富庶的一塊地方,原來海灣畔荒涼的地方,也正在變的熱鬧起來。

“這些年,我們不少唐商在這塊地上買田置業,大家漸漸聚居一起,成了唐人坊,我們希望公子這次能跟倭國王子談一下,看能不能把這整塊地都買下來,這樣一來,也利於我們在這邊長遠發展。”

秦俊沒急著表態,而是讓秦忠他們帶著他上了岸,仔細的走遍了這塊地。

地很平坦,西山東江北麵海,南麵則是兩山夾一江。

北邊還有一處不錯的深水灣,適合做港口碼頭。

西邊隔著的山陵其實不算什麼大山,兩道山陵最高不過百丈,寬也不過六七裏。

兩道山陵斜臥,把西麵的築前前原隔開,長不過二十餘裏,寬不過十餘裏的築前前原兩麵皆山,東麵是唐津灣,那裏是築紫分國前唐船最早來的地方。

後來博多灣設太宰府,這裏成為倭國西部新的貿易中心,唐船俱往博多。

“從這裏到博多碼頭,也就二十裏。”

山河海相隔段,但距離博多又近,相對還獨立,交通也方便。

唐商們看中這裏,這些年漸漸買了些地,但當他們想把整片地都買下來,以更方便他們建立一塊完整的唐人坊後,倭國方麵卻有些不太願意。

他們隻願意零賣,但價格卻越來越貴。

在倭的唐商也都是非常精明,並不願意當這冤大頭。

“確實是塊好地。”

秦俊轉了一圈後,陪同來的一些秦家管事們也都覺得這塊地方很好。如果能把這整塊地都買下來,能做的事情可就多多了。

“買地不如租地。”

返回船上後,秦俊跟秦忠等一群駐倭商人們開口道。

“租?”

“對,但不是普通的租,我們把地租下來,建一個唐租界。”

租界,這最早是在林邑所立,當初秦琅主政嶺南的時候,支持林邑女王回國平亂複辟,事後就在林邑國都所在地隔河相望的幾大片河中洲租地為界。

這個租界可不是普通的租地、佃地了,雖然也付租金,可實際上這卻是相當於治外之地的國中之中。

租界上行駛的是大唐的律法,由大唐的人管理自治,林邑國無權進租界管轄,沒有執法權等等。

可以說,林邑唐租界對於唐商保護很大,而且便於唐商在林邑的發展,林邑租界還使的林邑這些年成為唐商最多的國家,同時林邑都城也成為交州往南,最繁華熱鬧的一個港口。

甚至連林邑國的貴族商賈們都喜歡跑到唐租界去居住生活,因為那裏的治安遠比王城更好,而且也更繁華熱鬧,被稱之為小太平港。

林邑租界的成功,是有目共睹的,對於唐商而言,租界裏就跟在大唐國內一樣。

而在租界外,不僅要受各種管轄,甚至還得被各種盤剝。但在林邑租界裏就沒這種情況,因為租界不僅自治,甚至還有租界的武裝護衛,甚至連峴港的唐水師也在租界設有辦事處,不僅常駐一團陸戰隊員,水師兵船也經常會過來采買補給以及巡邏等。

沒有哪個敢不開眼的跑到租界來鬧事。

而林邑女王對唐恭順,也向來與唐商關係友好,雖說租界裏的唐商也經常利用租界做點什麼走私之類的事情,但女王也多是睜隻眼閉隻眼的,畢竟對女王來說,唐租界的存在,吸引來了更多的唐商唐貨,也讓林邑的貿易更進一步。

如今林邑港做為南洋第一大海港,吸引了多少商貨,這些實實在在的好處,可是看的著摸的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