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
玄幻 武俠 都市 曆史 科幻 遊戲 女生 其他
首頁

第1252章 武氏當有天下(2 / 2)

開啟AI情感朗讀功能。歡迎大家點擊體驗!

再加上,李君羨本身也是瓦崗派出身,是軍功新貴集團的重要一員,李世民認為在新皇繼位的時候,李君羨和鎮撫司,都有可能危及到新皇。

尤其是李君羨跟秦琅的關係可不一般。

思來想去後,李世民挑了點李君羨任職時的問題,然後將他貶為華州刺史了。同時,下旨正式裁撤了鎮撫司,連帶著百騎司和殿前司也一並裁了。

隻有百騎營、千騎營、飛騎營這三大營,不再有百騎司。

殿前司也裁撤,並入了殿中省。

皇帝認為,如今天下太平,曾經為他建立貞觀盛世的這三個機構沒有存在必要了,軍事情報的收集偵察等任務,仍交給兵部職方司。監督官員的任務,還是交給禦史台。

至於詔獄審判等,有大理寺和刑部、禦史台獄就可以了。

況且京城也還有金吾衛、羽林軍等。

李君羨貶華州刺史,但也還算隻是先敲打一下而已,畢竟李世民用人的手段十分老道,先找點毛病,敲打你一下,貶官或罷職,然後過段時間,再尋個由頭給你複官或另授個官職。

若是被貶期間敢有怨言,那說明這樣的人不值得重用,幹脆一貶到底或永不錄用就好了。

而被貶後能夠無怨言的,說明這是個經的起考驗的好同誌,稍敲打下後還是可以繼續重用的。

李君羨貶為華州刺史,本來也是如此。

他對於被貶,和鎮撫司的裁撤,倒沒有不滿,甚至很積極的順從旨意,協助鎮撫司的裁撤以及官吏們的安置工作,甚至各級暗樁眼線的檔案交接也非常痛快。

交接完後,陛辭出京,前往華州任職。

本來事情也就到此結束,問題是李君羨到了華州後,攤上事了。

據說華州當地民風崇尚修煉辟穀術,近年隨著皇帝喜歡修道服丹,這股風氣更盛。

當地有個布衣百姓名叫員道信,自稱能夠不進飲食,還通曉佛法。

李君羨也不知道怎麼回事,居然對這個明顯是騙子的家夥十分信任,多次與他形影相隨,甚至被人發現獨處私語。

然後就有人寫舉報信投到禦史台,禦史展開調查後,發現確有此事,於是彈劾李君羨與妖人勾結,圖謀不軌。

對此事,李君羨上奏自辯,稱他來到華州上任後,發現本地人多崇尚辟穀術,同時地方上有許多秘密結社以及拜佛的行為,甚至有秘密的彌勒教在活動。

他以前做過鎮撫使,覺得這種行為是十分有問題的,於是便想要借機調查,然後清除這些妖人奸邪,肅清華州民風。

還說自己已經調查出了不少有用信息,掌握了華州許多不法份子的身份。

但是朝廷對此事的處置,卻並沒有向著李君羨預料的方向發展,禦史台、大理寺和刑部三法司會審,中書舍人、給事中也參與審理。

案子很快就判了,定李君羨與妖人勾結,圖謀不軌,坐罪當誅。

皇帝親自回複此案,同意三司判決。

然後不待秋後問斬,李君羨在華州的刺史衙門,直接就被華州駐軍將領帶著兵擁天使前來宣旨,然後直接處死。

李君羨死後,家產盡被抄沒。

好在皇帝或許也清楚李君羨不可能真要謀反,所以雖然殺了李君羨,抄沒了他的家產,但對他的家人,僅處以流放嶺南。

搞明白了這些情況後。

秦琅一聲長歎。

在外人看來,也許李君羨真的圖謀不軌,跟張亮一樣了,但秦琅很清楚,李君羨死的很冤枉。

但並不是說李世民真的老糊塗了亂殺人。

恰相反,李世民也知道李君羨無罪,卻還殺了他,這裏麵用意很深,顯示出李世民的老辣和無情。

一切都是為了給太子承乾繼位鋪路。

之前李世民裁撤了三個秘密情報機構,李君羨很配合,這本來是好事。可問題最後不是出在李君羨這,而是出在了鎮撫司百騎司三個機構的其它人身上。

這三個機構這些年還是很風光的,畢竟掌握著極大的特權,就如鎮撫司的魏昶,分管鎮撫司長安的分支衙門,也就小小五品。

可在長安城中,說話的份量卻極大,甚至連高陽公主的麵子都不給,一般宗室權貴都不敢輕易得罪。

但他們的地位,本就是來自於身處的機構。

如今官衙裁撤,他們的權力也就沒有了來源。

所以三司裁撤,底下許多人並不願意,這些人多年來執掌著一支強大的力量,如今心生不滿,於是開始搞事情。

各種妖風亂吹,甚至出現了許多小亂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