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
玄幻 武俠 都市 曆史 科幻 遊戲 女生 其他
首頁

第1279章 新皇李胤(1 / 2)

開啟AI情感朗讀功能。歡迎大家點擊體驗!

省內,政事堂上。

秦琅端著茶杯進來,諸位相公也都到了,閉目養神的養神,喝茶的喝茶,聊天的聊天。

這幾天輟朝,常參官們倒是輕鬆了,不用早起,可對宰相們來說,卻一刻也不輕鬆。每天晚上起碼三位宰相要值夜,其它的人也一樣是夜宿宮省,有家也回不了。

見他進來,許敬宗直接遞給他一個折子。

秦琅打開,目光掃了一眼,卻是皇帝給宰相們加的學士頭銜。

學士一詞其實早在周朝時就出現了,最早指的是當時能夠讀書的貴族子弟,到春秋戰國時,學士變成了有文化有涵養的文人雅士,到魏晉南北朝時,學士已經正式化和官方化,泛指通過某種技藝入朝為官的官員。

而進入唐代,學士通常指富有學識的官員,不過在貞觀時,朝廷對學士也開始係統規範化。

從秦王府學士館的十八學士,到如今朝廷先後設立的諸館、殿、閣,設立了不同名號學士,已經十分規範。

到貞觀後期,大學士已經屬於宰相加銜,宰相皆帶館職。

“恭喜三郎加弘文館大學士兼修國史。”許敬宗笑道。

秦琅卻隻是麵色平靜,弘文館大學士在貞觀後期確立下來的這套館殿閣體係裏,屬於首相加銜。

在貞觀後期已經確定的朝廷官製裏,入政事堂方稱宰相,以同平章事、同中書門下三品、參預政事等頭銜入政事堂,並不再僅限於左右仆射、中書令、侍中這幾位三高官官了。

有同中書門下三品等銜進入政事堂,不是三高官官也是宰相,相反,如果沒加銜沒進入政事堂,就算是尚書令也不是真宰相。而後來所有宰相,又都加大學士銜,並且這套學士銜還有高低之分。

比如館學士比殿學士高,殿學士比閣學士高。

弘文館、崇文館和集賢館再加個史館,弘文館是設於門下省,掌校訂圖書,教授生徒,教授的是皇族貴戚以及高級京官子弟。不過弘文館大學士,其實並不實際負責館事,隻是加銜。

一般情況下,是以中書令加弘文館大學士,但如今的政事堂裏,有兩個中書令,秦琅檢校中書令,許敬宗中書令,不過秦琅又有太師、知中書門下兩省事等銜,故此秦琅方是首相。

這次太子授秦琅弘文館大學士也是理所當然的,至於兼修國史,其實就相當於是史館大學士,隻是史館一般不稱大學士,而是兼修國史。

許敬宗又遞來一個折子。

卻是秦琅入政事堂的加銜也變了,不再是同中書門下平章事,而是平章軍國事。

一般入政事堂為相,是以同中書門下平章事,或同中書門下三品加銜,也有以專典機密,參預政事等銜入都堂。

而現在新皇帝給秦琅這麼一個特殊的新銜,明顯就是表示對輔政顧命元老的特別榮寵。

跟讚拜不名、上朝不趨、劍履上殿都是一種榮譽。

“長孫公是崇賢館大學士兼修國史,也加平章軍國事銜。”許敬宗又道。

秦琅點了點頭,這是肯定的,長孫無忌畢竟也是顧命大臣。

“英國公是集賢館大學士,然後加的是同平章軍國重事。”

李績沒有加兼修史館銜,然後他的入政事堂的銜也不一樣,是同平章軍國重事,多了兩個字,一個同一個重。有些細微區別,加個同字,就好像是桃園三結義裏張飛說俺也一樣的意思。

明顯是有意區分了,一個重字,看著好像更重要了,實際上若是細品,平章軍國事,無疑是軍事國事大小都管,但軍國重事,似乎隻管大的事情,小事不管,反倒是權力受限了。

而少了加一個兼修國史,就更顯區別。

三位顧命元老,通過加銜,越分確立了首次關係,秦琅現在就是實打實的首相,長孫無忌是次相,李績更次。

“一個月一百二十貫貼職錢而已。”秦琅嗬嗬一笑。

學士加銜除了表示宰相位序外,也還是有些實打實好處的,最主要的就是體現職貼錢這塊,如今大唐財政豐厚,所以對官員尤其是高級官員待遇很好,宰相們高官厚祿,按本品領取俸祿外,另按所任職事給職錢,如果有兼職,還能再拿一份。

館殿閣學士,最高的弘文館大學士,貼職錢每月一百貫,如果加兼修國史,再添二十貫。

崇文館就是九十貫,集賢館是八十貫。

至於觀文殿、端明殿、宣和殿三殿大學士,則是七十貫六十貫五十貫。

而淩煙閣、東閣、西閣三閣大學士,則是四十貫三十貫二十貫。

同樣是宰相加銜,排名靠後的閣學士,比館學士就相差很大。

至於說翰林院大學士,因為掌握內製之權,侍從皇帝,所以不在這個館閣體係內,翰林大學士的貼職錢是八十貫。

·······

“諸公都到齊了,那就開始堂議吧。”

秦琅根本不在意百來貫錢,所以這點小事也沒放在心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