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
玄幻 武俠 都市 曆史 科幻 遊戲 女生 其他
首頁

第1370章 太上皇(1 / 2)

開啟AI情感朗讀功能。歡迎大家點擊體驗!

寶船揚帆北上,全速航行。

進入林邑王都的秦家租界順化港時,秦琅收到了最新的消息,此時已經是十一月中旬。

皇太子李賢已於十一月初一,在洛陽宮舉行登基大典,加冕登基稱帝。

尊李胤為太上皇帝。

李賢即位後按例改名為李曌,這個曌字是特創,本來沒有這個字,造了這麼個字給皇帝做名字,以後也就不用擔心百姓日常避諱不便了。

當然,更重要的還是這個新造的字也很霸氣,日月當空,至尊無比。

詔明年改元為龍朔元年。

順化港內,上林坊,桃園,這是秦家特意給秦琅建的園子,因為順化港是林邑女王都城的秦租界,秦琅偶爾也會過來這裏轉轉,會會老情人,因此這園子修的很漂亮,尤其是到每年桃花盛開的時候,確實是非常漂亮。

順化經過小三十年的經營,如今論規模和興盛都非常不錯,甚至比起秋盆江裏的唐城還更熱鬧些,唐城雖然大,但較為分散,不像秦家的順化港雖然離王都還有些距離,但其定位清晰,發展專一,反而後來居上。

這座貿易港也被稱為象港。

秦琅在桃園的湯池裏一邊泡著澡,一邊看著從洛陽送來的這些信。

他從獅港啟程的時候,其實洛陽這邊李賢就已經登基了,隻是信息滯後,現在,更名為李曌的新皇帝都已經繼位半個多月了。

從目前的信息來看,洛陽政局還比較安定,新皇繼位也比較順利,沒有出現什麼意外。

朝野的反應也都還不錯。

秦俊還給了秦琅一封加密信件,用的是隻有父子二人知曉的約定密文,翻譯後得知了太上皇的一些情況。

在皇帝登基前,李胤的病情漸趨穩定,而且還在好轉,先是半邊身子慢慢恢複了一些肢體活動能力,然後是皇帝的胡言亂語症狀也好轉,雖然說話還是不清楚,但起碼已經是可以能說,且不會亂語。

皇帝的意誌也很堅強,他偷偷的用那還不方便的左手練習比劃寫字,在沒人的時候,拿左手比劃,甚至無人時偷偷的練習吐字發音。

甚至試圖跟禦醫談話溝通,然後通過禦醫對外聯絡。

可惜秦俊和李賢早就防了這手,一麵是明著的隔絕西洲,禁止出入島,一麵還暗中派人盯著皇帝一舉一動,禦醫裏也早有他們安插的人。

所以皇帝的那些小動作,還是很快被秦俊他們發現。

也正因此,促使他們決定加快登基。

他們一麵繼續封鎖九洲池,封鎖皇帝的病情,隔絕中外,一邊加緊登基儀式。

皇帝恢複的很好,但秦俊帶頭數次上表擁立,太子慣例三辭之後也就受了,而這三辭前後都不到半個月時間,比正常情況要迅速的多。

當太子在洛陽宮登基即位,李胤還一無所知,還在偷偷的練習左手寫字和說話呢,等到晚上的時候,新皇帶著秦俊來見他。

看到一身皇帝冠服的李胤,有瞬間的失神。

李曌告訴李胤,現在起,自己就是大唐天子了,而尊他為太上皇。

李胤怔神良久,才第一次在人前吐露真言,之前他一直隱瞞著自己已經恢複了說話能力的事實。

他憤怒的質問兒子,為何如何迫不急待。

李曌假裝才知曉皇帝已經能說話了,故做驚訝,然後假意欣喜,但麵對父親的指責,卻隻說為大唐江山社稷,聖皇癱瘓無法處理軍政,國不可一日無主,群臣百官勸進,他也是臨危受命。

李胤本就歪斜的嘴,被氣的更歪了。

權力麵前,沒什麼父子之情。

他甚至都沒有問兒子,今日登基,這內禪詔書誰寫的。他沒寫立儲詔書,李賢不也做了太子,沒寫監國詔令,李賢不也做了監國,所以寫不寫內禪詔令,其實也沒半點妨礙。

“朕想去上陽宮休養。”

冷靜下來的李胤接受了自己已經成了太上皇的事實,提出了一個要求,他不想再呆在九洲池的這小島上,這裏太過簡陋,而且呆著也煩悶,想去洛陽西城的上陽宮。

李曌答應了。

當天,太上皇被司徒、中書令、平章事、武安郡王秦俊帶兵護衛遷入上陽宮,全程隱秘,緊接著把太上皇的後宮妃嬪也都遷往上陽宮。

宮內由皇太後秦淑執掌,上陽宮的宿衛則由秦俊兼管,秦理親自統領。

太上皇李胤隻是從小小的西洲,換到了一個更大些的上陽宮,但是上陽宮中,太上皇被安置在觀風殿。

上陽宮號稱南宮,有六大宮殿群,號稱人間仙境,但此時太上皇被單獨安置在觀風殿,與其它五個宮殿群完全隔絕開來,仍然不許觀風殿與外麵往來。

太上皇依然等同於被軟禁。

隻是此時,誰還會特意去關心那位已經退位,隻是癱瘓在床的一個癱子廢人太上皇呢。

皇帝依然派了禦醫常駐上陽宮觀風殿,最好的藥材供應,隻要李胤的病情繼續好轉,他是仍然有機會站起來的,但是最好的結果,也不過是如當年高祖皇帝一樣,在宮裏多納些美人多生些孩子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