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
玄幻 武俠 都市 曆史 科幻 遊戲 女生 其他
首頁

第1379章 尚父(2 / 2)

開啟AI情感朗讀功能。歡迎大家點擊體驗!

不過崔民幹最高也就做到黃門侍郎,虛封博陵郡公,貞觀晚年去世,也始終沒能進入政事堂拜相。

崔敦禮的兒子們才能一般,平時喜歡跟秦珣一起瞎混,倒是他的兩個弟弟能力還不錯,一個是同父異母的弟弟崔餘慶,名門子弟,居然能文能武,甚至棄筆投戎,在邊關立有戰功。還有一個堂弟崔承福,也是擅騎射通筆法,還能詩會賦,這兄弟倆年紀也都跟秦琅差不多。

翻看了一會,秦琅也發現當初貞觀年間修訂的這版氏族誌,上麵的那一千六百五十一家,如今已經居然有一小半沒了。

比如說當初列為一等的後族長孫家族,就隨著長孫無忌的身敗名裂而受牽連,死的死流的流。

還有許多功勳貴族或士族名門,都差不多。

才不過三十多年,曆經兩朝,就已經如此大的變化了。

氏族誌可以重修了。

秦琅腦中冒出這麼一個念頭。

一來這本氏族誌已經不適應如今實際情況,二來氏族誌的作用,本就是政治性的,如今新皇即位,也就意味著新的政治格局,貴族豪門等也要重新排名了。

名實相符,這才不會導致混亂,也有助於加強穩固新的權力根本格局和利益。

若是再修氏族誌,那麼如果還照貞觀大帝的標準,那麼皇族李氏當然依然還是第一等,但這第二等是以後族、宰相家排名。

秦琅自然就得是第二等的第一名,畢竟秦家出了太後又出了皇後,更別說秦琅是宰相,兒子也是宰相,甚至秦琅父親秦瓊也曾是宰相。

崔敦禮老了,看他樣子也活了不兩年了。

秦琅提筆,先寫下崔敦禮嫡長子崔修業的名字,想了想,在名字後麵寫上太子通事舍人這個官職。

這是東宮屬官,比照中書省中書通事舍人而設,員八人,正七品下職,負責通傳太子令,沒什麼實權,但若是做為勳戚子弟鍍金,確實是個不錯的位置。

接著寫上崔守業名字,考慮了會後麵寫上弘文館校書郎這個官職,正九品上職事,雖然品級低,但校書郎卻屬於清貴官,正適合名門子弟。

真安排崔家兄弟當什麼大理寺評事、六部主事之類的辦事官,他們估計也做不好。

崔餘慶,職方司郎中,從五品上。崔承福,廣州大都督府兵曹參軍事兼鎮海軍使。

秦琅寫寫停停,在紙上寫下十幾個崔家子弟名字,後麵寫了官職,審視一遍,最後在崔餘慶和崔承福這兩個名字上畫了一個圈。

這是未來博陵崔氏二房值得栽培之人。

秦琅又拿起氏族誌翻看起來,良久,合上,扔到了一邊。

次日一早,秦琅洗漱過後,還在家吃了個早點才出門。

雖然皇帝一早又派人來請,可秦琅卻不急。

眼下才大年初二,街上本應喜氣洋洋,但是街坊間卻到處都在議論西域的敗訊,甚至京中各大報紙已經連夜排版印刷了號外一早到處叫賣。

秦琅坐在馬車裏,“孝忠,一會你親自去趟夏國公府。”

“好的。”

郭孝恪也是瓦崗出來的,雖然他跟李績的關係更密切,但畢竟都是同出一係,他屬於很能打的那種猛將,武德朝就是憑戰功封上柱國的,貞觀以來久鎮西域,跟秦家私人關係這塊,比不得程牛諸家,但還是那句話,大家都是瓦崗出來的,所以大是大非上,還是共同進退的。

郭孝恪突然戰死西域,不僅是大唐的損失,也是軍功新貴派的重大損失。

於公於私,秦琅都要派人去吊唁安慰。

先派長孫去,回頭他也要親自去的。

秦琅入宮,來到宣政殿,宰執們已經都到了。

年輕的皇帝身著圓領袍衫黑色襆頭,背著雙手在殿中踱步,很是擔憂。

“尚父,西域敗訊,郭孝恪戰死,三千大唐將士全軍覆沒,大宛軍鎮被圍,整個西域都亂了,這可如何是好?”

皇帝見秦琅入殿,趕緊迎上前來。

“聖人請稍安勿躁。”

昨晚上皇帝一夜沒睡好,秦琅說逢大事要有靜氣,可李曌畢竟年輕,剛繼位就發生這麼大的事情,如何又靜的下來。

“西突厥作亂,大食又趁火打劫,吐火羅和昭武九姓也都反了,怎麼會這樣呢?”

皇帝不解,大唐經營西域這麼多年,怎麼局勢說崩就崩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