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
玄幻 武俠 都市 曆史 科幻 遊戲 女生 其他
首頁

第1428章 跑馬圈地(2 / 2)

開啟AI情感朗讀功能。歡迎大家點擊體驗!

想想人家安國齊王,人家海外世封領地呂宋,就是座南海中的金銀島,流金淌銀啊,就是他的內世封地武安府,那也是擁有百萬人口,秦琅坐分三分之一的稅收,這起碼相當於十萬戶二十萬戶侯了。

這種世封領地的好處,誰還能看不明白,畢竟從貞觀到如今,也已經三十多年了,絕大多數的世封領地,就算遠不如秦家的,但也還是很不錯的收益。

來濟他們打算用這種方式調整大唐的軍事重心。

改變邊疆的軍事局麵,增加邊軍戰鬥力,甚至減輕邊軍的軍費壓力等。

如果府兵移駐邊地,分授軍田,又賜封功勳爵田領地,還搞軍屯,邊軍的糧食便能自給,而邊軍穩固,朝廷就又能遷移更多的新移民過去發展,有了安穩的邊疆形勢,才會有穩定的稅賦收益等。

到時也不指望說邊地還能有稅賦收益上繳國庫,隻要能夠維持的了邊軍的軍費,甚至是能解決大部份,那對朝廷來說,都已經是解除了一個沉重的包袱。

畢竟這些年來,朝廷軍費開支,一年比一年高。

“朝廷諸公是真狠啊!”

秦琅透過這些字句,甚至從中嗅到了跑馬圈地的味道,不是邊軍圈地,而是洛陽朝中的那些貴族豪強們想圈中原土地。

六七十萬府兵外遷,加上他們的家人親族,這裏麵會騰出相當巨大的土地量,尤其是中原折衝府的軍田,可大多都是開國之初時就已經圈占的中原各地最肥沃的良田。

比如說關中平原上的白渠邊上,最肥沃的那些田地,都是水澆地,開國之初就被李淵用來安置跟隨他從太原起兵的元從禁軍了。

這是涉及到上百萬頃的中原良田,這一遷騰出來,那就是塊巨大的蛋糕,肯定會落入到貴族豪強們的手中。

到時軍田就搖身一變成為了貴族莊園,他們甚至不需要佃種出租,直接蓄奴耕種,成群的莊園良田,種植起來效率還高。

尤其是秦琅還能想象的到,這些莊園肯定隻會按朝廷律法規定的隻種植基本麵積的糧食,然後其餘的土地都會用來種植經濟作物,什麼桑棉麻甚至是茶葉等。

而一旦這個新軍製通過,接下來除了府兵遷移,朝廷還會鼓勵中原許多地少的農民移邊,就算現在越來越少人願意遷移了,但隻要用心,總還是能找到辦法的。

掀起一波新的移邊潮後,到時中原地區又會騰出多少新的空地出來?

對於這些貴族豪強們來說,他們對於土地的追求可是永無止境的,因為這年頭投錢做生意,還會有風險,但土地雖說收益低,但卻是最穩妥的投資了。土地年年有收益不說,而且土地本身是一直保值甚至能填值的好東西。

更何況,這年頭的莊園經濟可是很火的,種經濟作物,再搞點加工,或者配套的弄點養殖,基本上不會虧。

土地越多,收益越大。

尤其是中原核心地區的土地,因為這些地區的土地,有更多選擇,比如說種經濟作物,棉桑麻又或是茶葉藥材,甚至是發展養殖業養豬鴨牛羊,種蔬菜等等,背靠著龐大的中原人口數量,靠近那些城市,土地也就有了更高的產出效益,這是邊疆蠻荒地區的土地難以擁有的。

邊地搞農業種植,收益少,甚至產出了運出去也不便。

魏昶先前建議秦琅趁著朝廷發展邊地的機會,拿錢過去發展,模式就是利用政策幾乎免費的搶先去搶地、占礦,然後用奴隸來耕種、開采,搞殖民地那套模式,其它的什麼都不管,這相比起秦家在海外的殖民據點開發還要省事省錢。

畢竟如果秦家要自己擴大開發殖民地,得投入基礎建設,得投入社會管理,還得維持一支軍隊武裝,這些都是很花錢的。現在秦家跑到朝廷征服的那些邊地去經營,其它的都不用管了。

而現在看來,中原的那些貴族豪強們也都精明著,一起在推動著這新軍製的改革,折衝府外移,都督府改製,中原移民實邊。

這樣既能在中原圈占到更多的良田土地,又能推動朝廷繼續對外征戰,讓他們可以獲得更多廉價的奴隸來源,甚至邊地戰爭,還能給他們帶來更多的軍用物資訂單生意。

這都成了一門生意了。

果然,戰爭是政治的延續,而政治,不過是利益的交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