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
玄幻 武俠 都市 曆史 科幻 遊戲 女生 其他
首頁

第1430章 宣威西域國秦國舅(2 / 2)

開啟AI情感朗讀功能。歡迎大家點擊體驗!

現在大家都急需奴隸,最關鍵就是想多種點棉花。

河中地區由於特殊的地理條件和氣候,種植棉花的條件非常好,這裏產的棉花質量也非常的好。

這些年來,棉花這東西,已經在大唐風靡開來,棉布也成為了一樁極受歡迎的民生物資,然後棉襖棉被棉鞋這些用棉花棉布加工成的生活物品,非常受歡迎,棉花的需求也越來越大。

當年秦家率先在中原開始棉花種植,做棉紡加工,棉花的種植麵積在不斷增加,但始終是供不應求。

雖說如今中原的棉布價格,已經從武德時比絲綢還貴的小眾高端貨,變成了普通大路貨,但再怎麼普通,仍還是需求量巨大的物資,甚至西域這邊的棉花因品質好,一直都是高端貨,價格高,不愁賣。

反正現在分了這麼多地,部份種糧食做口糧,再拿些賣給軍隊就夠了,其餘的地還是種棉花更劃算。

不過種棉花比種糧還要辛苦,尤其是采摘更不易,光靠一家幾口是種不了多少的,這個時候買奴隸蓄奴種棉花就非常迫切了。

而當河中開始大量種植棉花後,秦俊這位秦家公子,當朝國舅,當然不會放過在當地搞棉紡這產業的,畢竟本地有棉花,那搞棉紡就有很大的優勢,更何況,這裏還是絲綢之路的樞紐,紡織出的棉布,甚至做出的棉衣,還能往東西兩頭銷售,不管是自己去賣,還是批發給那些商人,充滿商機。

但搞棉紡也同樣需要大量勞動力,不管是把棉花初加工脫籽還是紡線,又或精加工的織布,每一道工序,都是密集勞力型的產業。

但西域這地方,偏偏就是缺人。

朝廷連續數年移民,開出種種優惠條件,但現在河中的主要人口,還是軍隊和軍隊的家眷們。

一個人從生下到成人,起碼也要十五六年,太漫長了。

所以還是直接搶劃算。

河中鎮憑著手中的六萬多精銳,四下出擊,到處抓人,境內的西突厥人都差不多讓他們抓光了,所以現在開始抓粟特人了。

原先一個西突厥青壯男子,價值起碼四十貫,就算是一個少年也都值十五貫起,但仍然還是供不應求。

河中鎮這幾年靠著抓俘虜,賺了不少錢,既為軍隊家眷們解決了大量廉價勞動力,也為自己創收許多。

城堡修築、驛路建設,甚至是賞賜將士,發放軍餉,居然還能有節餘。

這不得不說是一個讓朝廷宰執們都震驚的結果,對秦俊這位國舅爺節度使的能力,也是讚賞有加。

正因此,所以河中鎮的兵馬這幾年也兼職做點軍隊回易,或是武裝護送押運,又諸如搞棉花紡織這些,朝廷都不管,睜隻眼閉隻眼,總不能又要馬兒跑又不讓馬兒吃草吧。

秦俊能夠想辦法自給自足,這省了朝廷多大的財政開支?

更別說,朝廷就算能拿出這筆錢財物資來,但若是從關隴地區運送到河中去,萬裏之遙,這運輸的成本太大了,哪怕是從碎葉、高昌等地運過去,也是動則幾千裏。

現在都能自力更生,這真是求之不得的。

河中鎮的自力更生,抓了太多俘虜,又因為是內部消化,所以這幾年讓河中鎮的奴隸價格都直線下降了。

原來一個突厥青壯四十貫,現在十五貫就行了。一個突厥少年甚至隻要五貫,比牛馬稍貴了一點點而已。

但對秦俊來說,既然現在已經能夠自給自足了,那麼降低價格,也是照顧河中軍的自己人,算是給大家的一個福利了。

反正奴隸這東西,現在是一直供不應求的,幾萬個河中軍的家庭都還沒實現奴隸充足呢,其它移民們都隻能買差價高價奴隸,至於說中原的奴隸販子想過來販奴,對不起,沒有。

有也隻有極少量的一些特別高端的奴隸,比如一些擁有高超騎射本領的,這些人可以高價販去打馬球,或是充當護衛。有非常年輕漂亮的,也能賣個高價。又或一些有特殊技術的不管獸醫人醫還是石匠鐵匠等,也都值錢些。

再就是一些原來的貴族頭人,有時也可以賣個高價。

這種事情,其實不僅是河中軍在幹,安西軍和北庭軍也幹了幾年了,甚至遼東、朝鮮那邊的邊軍、西南的邊軍都一樣。

朝廷也不會有哪個書呆子一樣的人跳出來說什麼不仁之類的,這種人以前有過,但早就被眾人唾棄了。

仁義值幾個錢?

現在這種雖看似野蠻的做法,但卻能換來新征服疆域的穩固,甚至能夠開拓更多的新疆土,還能為朝廷節省開支,又能為大家提供所需的廉價勞動力,誰還會反對?

對於蓄奴,其實大唐上下,自武德朝時起,態度就沒變過,他們一直都是支持和喜歡蓄奴的。chaptererro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