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
玄幻 武俠 都市 曆史 科幻 遊戲 女生 其他
首頁

第1435章 滇越東輝(2 / 2)

開啟AI情感朗讀功能。歡迎大家點擊體驗!

李奉誡和秦彥道兩人都是將門子弟,本事都有,但比不了秦俊程處默這等猛人,所以鎮守在滇越,沒有如西域那般威猛,行事比較保守。

甚至李奉誡這個節度使,很熱衷於在滇越跑馬圈地,忙著搞棉花、黃麻、甘蔗種植園,甚至現在又開始搞起了胡椒等香料種植,滇越軍的軍額隻有兩萬多,但是他居然搞出了一個十萬人的屯田軍團,都是由征發的部落番人組成的,加上滇越軍子弟做為屯田軍的管理者,到處都是軍屯。

產出的黃麻、棉花、蔗糖等很方便的運到東輝港,然後通過秦彥道的關係,賣給東輝港的秦琅兒孫們,由海船再轉運回呂宋加工。

那支十萬人的番人屯田軍團,實際上就是滇越軍的佃戶一般,專門種地,李奉誡給他們分成,與出租招佃沒什麼不同,區別就是軍事化管理,甚至由滇越軍圈地、提供種子、畜力,收購產出等等。

搞的還挺紅火的。

滇越軍偶爾也進山收拾一些不服的土蠻,也就是合法的搶劫和捕奴,捕到的奴隸部份送入軍屯,部份在東輝港拍賣掉。

憑著這一套動作,李奉誡也實現了滇越軍的自給自足,完全不需要朝廷財政拔款供養軍隊,他們還能夠每年向朝廷上繳稅款節餘,以及向皇帝進貢。

滇越軍還年年給自己分紅發福利,小日子瀟灑的很,不僅個個圈了很多田地,還分了奴隸,士兵們的家眷落戶滇越,全成了奴隸莊園主。甚至一些識時務歸附的早的土酋長,現在也日子過的很瀟灑,他們也跟著種甘蔗種棉花種黃麻這些,種出來的滇越軍收購,從中還能賺一筆差價。

有了良好的產出銷售渠道,土酋們的收入大增,而東輝港的興盛,又帶來了大量唐貨,比之過去的價格要便宜的多。

畢竟以前這裏雖然也是蜀身毒道的絲路上,但隻有險要的茶馬道,靠著蜀地小馬或驢騾馱運或是人背肩挑的運貨,貨物從巴蜀等地運過來,成本提升了許多,而且供應量還不足,導致貨少價格又高。

但現在通過海上船運,大量貨物積中到東輝港,然後再沿河運往內地,價格比之過去實惠太多,土酋們也都消費升級。

甚至開始流行起了大唐貴人們的生活方式,喝早茶打馬球射獵,甚至是駙庸風雅舉行詩會歌會茶會。

東輝港裏,胡酋子弟遍地,都是胡酋們主動送來讀書的,實際上就是做為質子,不過這些胡酋子弟來了東輝港後,就馬上迷醉在其中了,就算讓他們回去,他們都不願意回去。

所以這幾年,東輝港的番人越來越多,甚至好多酋長們都跑來買宅購房,在這裏度假購物。

李奉誡不得不說是個人才,打仗的本事一般。

但他卻帶著滇越軍走了一條不一樣的發展道理,滇越道雖然如同一塊海外飛地,但是本身氣候不錯,土地肥沃,有優良的沿海三角洲大衝積平原,其上遊的河穀平原也非常肥沃,就算是東麵的山區,也有不少山中穀地。

更別說,北接西昌、吐蕃兩道,還能聯通泥婆羅,東接麗水、三江兩道,可通往劍南、黔中,做為這兩個內陸地區的出海通道,其本身就有很強的貿易屬性。

偏偏東麵的天竺分裂內戰,根本不空來理會大唐,甚至還爭相來跟滇越軍做貿易,從這裏買武器買各種唐貨,又把戰爭擄來的俘虜士兵、百姓賣給滇越軍,把他們的霜糖、黃麻等出售給滇越軍。

滇越隱隱有成為區域中心的架勢,特別是東輝港發展極為迅速,東接麗水道的沿海諸港,西接恒河中上遊的天竺各大城,西南又接海上貿易大國獅子國,東輝迅速成為了東西海上貿易的重要港口,李奉誡一心搞錢,搞的非常成功。

自己賺大錢,兩萬多滇越軍也都跟著賺錢,甚至家眷們也都成了莊園地主小財主,還能在征服三國的諸蠻夷部落裏,擁有不錯的威望,大家都甘願拜他。

這種不戰而屈人之兵的手段,也確實是當今少見,相比起秦俊他們西域三鎮,在西域殺了起碼二十萬桀驁不馴的西突厥人粟特人,抓了幾十萬人當俘虜,沒怎麼打過仗的李奉誡算是個奇葩了。

起碼隔了座大黑山的東麵麗水道的麗水節度使吳師盛,控製的地盤比李奉誡還大,占據的地理位置甚至比李奉誡更好,統領的麾下軍隊還有三萬多,比李奉誡也強。

但吳師盛鎮守麗水,原驃國的地盤發展的就不如李奉誡,不說山區的部落到現在都還沒有征服,就是幾大河穀和沿海平原地帶,也時不時有人叛亂,做為朝廷在西南的重要出海口,卻一直不太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