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
玄幻 武俠 都市 曆史 科幻 遊戲 女生 其他
首頁

第1473章 武安太平(1 / 2)

長安二年,冬,臘月。

安南道,武安府,太平港。

秦家衛堡裏已經呆了一個多月的秦倫有些煩躁,卻隻能呆在衛堡繼續等候呂宋舊金山的回複。

離洛南下,本來他打算從廣州直接東航舊金山,結果卻收到呂宋駐廣州辦事處的官員轉達的父親口信。

讓他先不必去呂宋,先去武安太平。

秦倫心懷忐忑,不安違抗父命,隻好從廣州港南下去了武安太平,然後一呆就是一個多月,沒了音信。

眼看著就要過年了,可沒有父親的允許,秦倫和兒孫們都不敢東歸呂宋。

此時呆在太平港,秦倫的身份也很尷尬。

他以養病為由在洛陽辭相南歸,卻被秦琅拒絕他回呂宋,隻能先在武安府落腳。現在秦琅已經收回了之前賜封給他的南贍封地,連他所有兒孫們的那份也都收回了。

所以現在秦倫這位致仕宰相,無官無職,雖有爵位,但朝廷的那個輔國衛王的爵位,卻沒有封地,隻有些食邑田地。

朝廷早年曾把給秦琅的武安府世封,推恩分封給他的七子,一子分封一州,而那時是秦琅的七個庶長子授封,連嫡長子秦俞都還沒出生,更別說二十一郎的秦倫了。

所以現在武安府的世封府牧是秦琅,府下七州,世封刺史是秦俊為首的七庶子。

秦倫在武安,頂多算是個客。

事實上,太平港的秦家人,確實也是把秦倫當個客人的,很禮貌小心,卻又保持著足夠的距離。

世封武安府牧秦俞和世封的武安州等七州刺史,都不在這,這裏都隻是他們派來的管事們在打理封地。

武安畢竟隻是內世封,多年下來,秦家在這雖影響力很強,但實際的行政司法軍事稅賦等都是由朝廷委派的官員控製著,秦家也隻負有一定的監察權,以及那份實實在在的三分之一的世封稅賦收益罷了。

再便是秦琅的三萬戶實封食邑,也都是劃在武安,以往每年再分到九萬課丁的三分之上上繳稅賦,不過自兩稅革新後,這種爵位實封食邑也變了,畢竟如今是以地稅和戶稅為主,不再是如過去那般按丁征稅,所以一戶三丁還是兩丁甚至多少戶其實沒多少太大意義,如今的實封采邑,實際上隻是封侯分享所封戶的戶稅三分之一。

在這種新法下,戶無主客,人無丁中,以貧富為差。

所以過去所謂的食邑封戶,有權要勢的就優選丁多的戶,比如有些公主得寵,皇帝就特意廣選那些一戶七丁的,一些寵臣,也都要選三丁以上的戶,而如果隻是一般的,可能就一二丁一戶,甚至一戶一丁。

所以同樣封三百戶五百戶,實際上收益卻可能相差六七倍之多。

但到稅改後,食邑戶數不按丁按戶等來,朝廷甚至細化了這裏麵的規則漏洞。比如說實封一戶,取第七等下上戶的戶稅標準一千錢。

秦琅實封兩萬戶,則是一年兩萬貫的三分之一,七千貫不到。

如果僅有百戶之實封,那一年其實也就是三十多貫。

因為收益下降比較厲害,後來又幾經調整,最後改成直接按食封戶數折錢,每戶一月折錢350錢,隨俸祿一起發,甚至都不需要再由封侯派人協助官方征收這筆食邑收入。

所以到如今,所謂實封食邑,其實已經跟封在哪沒有實際關聯了,除非是世封,才會跟封地有關,其它的實封食邑,所封之地隻是掛個名而已。

百戶真封,那一月就是三十五貫,一年就是四百二十貫。

比之過去,實際上收益提升了十多倍,當然,這隻是相比稅改後提升這麼多,實際稅改前實封收益也還不錯。

不過如今朝廷非重大軍功,一般也不給實封,多是虛封散爵,散爵沒有食邑收入,隻有一筆爵賞錢,但不多。

而那些重臣寵臣等,往往又都是封的內外世封,直接給塊地,也不用給食邑真封。

因此近些年,能得實封食邑的很少。

如秦琅這種實封兩萬戶的,那就跟他是六朝元老一樣唯一,實封功臣比世封的還少,也基本上都是在千八百戶以下。

秦琅兩萬戶真封,那就是八萬四千貫,但相比起皇帝特批給秦琅的每月三萬貫,一年三十六萬貫的津貼,反而不算什麼了。

秦倫做為輔國衛王,本來是有世封的,就是世封南贍國王,也有真封,真封千戶,一年是四千二百貫錢。

他退休了,可還能領全份的俸祿,跟當宰相時是一樣的,連兼的大學士的貼職錢等也都還有,另外皇帝還給他特賜每月一萬貫的輔國衛王的特賜。

所以秦倫倒是不缺錢。

可問題是,現在呆在太平港,不上不下的,難受啊。

原本野心勃勃,想要二十年內問鼎首相之位的,結果現在吊在太平港,甚至還沒法出去拋頭露麵,畢竟他是以養病為由回來的,而且現在秦琅的態度,他更得低調。

隻能天天以養病為由,躲在衛堡裏閉門不見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