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
玄幻 武俠 都市 曆史 科幻 遊戲 女生 其他
首頁

正文 第1章 第一張底牌:“猛”一點——敢闖敢幹、敢做敢當才是真男兒(1)(2 / 3)

開啟AI情感朗讀功能。歡迎大家點擊體驗!

霍英東的奇思妙想和敢想敢做的冒險精神成就了他的大業,他開創了“先售後建”的先河,改變了房地產業原有的格局,成為後來房地產行業的一大標準。

成功男人要保持敢於冒險的天性

李曉華在20世紀80年代初還是位兩手空空的青年,經過10多年的努力,他終於成為成功人士,究竟靠什麼使他平均每年掙到l億多元的呢?簡單回答就是兩個字:膽識!

李曉華1951年出生在一個工人家庭,父親是某照明器材廠的工人。盡管家庭生活較為艱難,但他的父母還是設法供子女讀書,並嚴格管教他們,希望他們長大成才。但機遇不濟,李曉華中學未讀完就碰上了“文革”,他作為“知識青年”被下放到黑龍江勞動,1975年幾經周折轉到河北農村插隊務農,1978年回到北京。

雖然從農村回到首都,對李曉華來說是慶幸之事,但他卻找不到工作。這時他已經快到而立之年,他到處做雜工,曾做過司爐工,也在某部食堂當過炊事員,後來開始從事個體經營。

但李曉華是個非常有膽識的青年。他從事個體經營之初,南下廣州物色經營目標。眾所周知,改革開放初期,廣州滿大街都是服裝攤兒,五顏六色的時裝給從計劃經濟走過來的人們巨大的吸引力。因此,經營者多,購買者亦多。此行生意顯然是有利可圖的。但李曉華卻沒有隨波逐流,他認為服裝生意雖然不錯,但競爭激烈,勢必利薄難做。經過一番考察後,他發現有一種進口的冷飲機,它供應的冷飲料十分迅速方便,用它在街上的攤檔做零售生意,大受消費者歡迎。他知道當時北京尚未有此機器,他相信在北京也會有很大的市場。於是他東挪西湊地湊足了錢買了一台冷飲機回到北京,經營起冷飲小店。果然生意不錯,當年一個夏季就賺了10多萬元,他初戰告捷,高興萬分。

到了秋季,北京的天氣變涼了,李曉華便將這台冷飲機賣掉。家裏人及朋友們大為不解,問他為什麼把自己的“印鈔機”賣掉了。李曉華卻說:“該進時則猛進,該退時則速退,此乃勢也!相信明年,這兒至少有數以百計的冷飲機出現,那時該行當就不那麼好賺錢了。”

果真如此!第二年不管是廣州還是北京,都出現了冷飲機大戰,而李曉華早已將賺到的錢和賣掉冷飲機的資本投入到錄像放映經營中去了。改革開放之初,錄像對國內觀眾來說,還是新鮮事,加上放映一些國內比較少見的港台武打片、言情片,大大吸引了觀眾。李曉華的放映室每天從早到晚也滿足不了大眾的需求,他於是乘勢開設了第二間、第三間放映室。不言而喻,李曉華財源廣進。

如果說李曉華是經營冷飲生意與錄像放映室而走上致富道路的話,那麼經營“10l毛發再生精”和房地產業務則是他通向超級富豪的快車。1985年,34歲的李曉華考慮到自己文化水平不高,又積蓄了一點兒錢,決定趁自己還年輕多學點知識,便毅然告別賢妻幼子,東渡日本,進入東京國際學院學習,目的在於提高自己的經營管理水平。他到了日本後,一邊讀書,一邊打工。一年後,他憑借自己的經營眼光,發覺北京趙章光發明的“10l毛發再生精”大有前途,他決定回國聯係,爭取做該產品在日本的銷售代理。

當時正走紅的“10l毛發再生精”在國內供不應求,李曉華到該廠談經銷代理之事並不受廠領導重視,他被拒之於門外。

經過細心的了解和思考,李曉華發現該廠員工缺乏上下班的交通工具。於是,他決定捐助一輛客車和一輛小轎車給該廠。該廠領導覺得李曉華確實有財力,又有誠意推銷自己的產品,便答應了李曉華的要求。這樣,他成為“10l毛發再生精”在日本的三家經銷代理商之一。

李曉華再到日本,成立自己的公司,在媒體中大張旗鼓地宣傳“10l毛發再生精”,並走街串巷推銷該產品,很快打開了銷路。

李曉華超人的經營膽識使其不斷進取。不久後,他又從日本轉回香港,在那裏開設華達投資(集團)公司,並在歐洲、美洲、亞洲設立數家分公司,進行房地產投資和進出口貿易,他還在馬來西亞建設公路,在阿根廷辦魚粉加工廠,在秘魯和新加坡辦旅遊業等。隨著業務的迅速擴大,他又回到國內,在北京、天津、山東、吉林等地興辦了10多家企業。就這樣,短短十幾年他成為超級巨富。

當年馳名電腦界的電腦科學家王安博士,也是憑借膽識創辦了名揚世界的王安電腦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