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
玄幻 武俠 都市 曆史 科幻 遊戲 女生 其他
首頁

第二十四章(1 / 2)

聞天雙眼緊盯著桌上的那塊玉佩,不禁有些迷惑了。首先,現在已經可以肯定的是,這塊並不是失蹤的那一塊玉佩。而從玉佩的造型、用料、圖案等方麵來看,這雖然不是失蹤的那一塊玉佩,但可以肯定的說這和失蹤的那一塊一定是同時製作完成的,並與失蹤的那塊有著莫大的關係。

“可王洪明究竟是從哪兒得到這塊玉佩的呢?”想到這,聞天不由得把玉佩放在了手上仔細的端詳了起來。

同失蹤的那塊一樣,這也是塊質地非常好的玉佩。它最大的特點就是玉質純白,它實在是太白了,在它身上非但找不到一絲的雜質,而且更為重要的是它並不是那種純潔的白,而是讓人感覺它白得有些妖豔;這是一種很難用語言描述的感覺,隻是人如果長時間的盯著它看,心裏就會有一種說不出來的異樣的感覺,仿佛它還是一個待字閨中的千金小姐,所以不喜歡人們盯著它看。

玉佩的形狀也非常的特別,並不是人們常見的那種圓型、方形或是什麼有規則的圖形;而是呈一種極不規則的樣式,它頭部微尖,兩邊呈不規則火焰形狀,一層層地疊起。

玉佩周邊雕刻著一種奇怪的花紋,至少在中原地帶出土的玉器中沒有發現過類似的花紋。玉佩中間雕刻著一艘小船,一個人正在船上掌著舵,這個人的麵目帶有典型的西亞人的特征,卷發高鼻梁。

一望可知這是一塊帶有典型西域風格的玉佩。而事實上,根據聞天與相關學者的研究,這次在新疆吐魯番附近,勝金口千佛洞旁發掘的古墓,也就是這次展覽中的37號展品,其墓主的身份已經確定為唐代西域回鶻高昌時期的貴族。而據聞天考證,墓主人下葬時所配帶的那塊玉佩的製作時間可能還要遠遠早於墓主人所處的那個時期,應該大概在公元3世紀左右。

勝金口千佛洞為回鶻高昌時期係列佛教建築之一,當時建築規模可與火焰山另一峽穀中的吐峪溝、柏孜克裏克千佛洞相媲美。 主要開鑿於公元九世紀以後的鶻高昌時期,下限可能到十三世紀。建築方麵的顯著特點是常用土坯砌築前室或依托山崖完全用土坯壘築,形製有中心柱式塔廟窟及具有回鶻佛教藝術特色的回廊式佛殿窟,壁畫題材有各式佛、弟子、菩薩、天王及極具民族特色的回鶻供養人像,大幅壁畫常見有法華經變、淨土經變及因緣佛傳圖等,壁畫以線描為主,常用墨色勾勒輪廓,麵部及肢體施以暈染,色調以紅、黃等暖色為主,整體畫麵給人以金碧輝煌的感覺。 在其東南約40餘公裏處的火焰山鄉所在地附近便是聞名中外的高昌古城。回鶻人曾在蒙古大漠建立過強大的汗國,還曾靠善戰的鐵騎幫助過唐朝平叛亂,威震漠北。但後來由於天災人禍,國勢日衰,各回鶻首領紛紛率部離散,其中的一支便遷往了高昌,並在那裏建立了王國。他們摒棄了遊牧的生活方式,開始開墾綠洲。在宗教上,他們先是把從波斯傳來的摩尼教奉為國教,後來又改信了佛教。由於其所處的位置正是絲綢之路的必經之地,所以成為了東西方文化交流的重要場所,所以它的石窟壁畫,題材豐富,既有佛教題材,也有一些摩尼教以及其它宗教的題材。但是,1905年斯坦因、以及“德國吐魯番探險隊”勒柯克等對勝金口的盜挖,給這裏的文物帶來了毀滅性的破壞。1905年3月,勒柯克隨考察隊來到吐魯番盆地,用他卑劣的狐尾鋸對勝金口、柏孜克裏克、吐峪溝千佛洞的壁畫、佛像進行了瘋狂的切割、盜挖。他要把吐魯番的文物寶藏全部帶走,理由是“當地農民的無知、伊斯蘭教徒的愚昧和地震的破壞”,攫取了勝金口千佛洞10餘座寺院和2個藏經洞中保留的唐以來形成的佛教等壁畫、雕塑、寫本等,這些遺物反映了婆羅米、回鶻、梵等文化藝術,而最重要的發現莫過於來自波斯、曾流行於吐魯番盆地的摩尼教壁畫,價值不菲。勒柯克的卑劣挖掘,就連同樣卑劣的斯坦因都看不過去,說“德國(探險隊)曾以獨特的方式挖掘過(吐魯番的遺址),並且所有地方都挖掘得很徹底……大寺院、廟宇都是用學術盜寶者的方式挖掘,簡直沒有使用任何考古學周密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