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
玄幻 武俠 都市 曆史 科幻 遊戲 女生 其他
首頁

第二十九章(2 / 2)

每逢農曆初一,月球運行到地球和太陽之間,被照亮的半球背著地球,我們看不到月亮,叫做“新月”,也叫“朔”。過了新月,被照亮的部分逐漸轉向地球,農曆初三、四,我們可以看到一鉤彎月,稱為“娥眉月”;初七、八,看到半個月亮(凸邊向西),叫做“上弦月”;到了農曆十五或十六,亮的一麵全部向著地球,於是我們看到了圓圓的月亮,稱為“滿月”,也叫“望”。

從此以後,月球明亮的部分逐日虧缺,到了農曆二十二、二十三又看到半個月亮(凸邊向東),叫做“下弦月”;再過一星期,又回到“朔”。月相就這樣周而複始地不停變化著。從“朔”到“朔”或從“望”到“望”,所經曆的周期平均是29日12時44分2.9秒,稱為一個“朔望月”。

月食的原理和日食類似。當太陽、地球、月球成一條直線,而地球正好在太陽和月球之間時,則會發生月食。月食發生後,地球的陰影會緩緩掠過月球表麵,我們可明顯地看到月亮上弧形的陰影。當地球、和太陽未準確的在一條直線上時,則會產生月偏食的現象。當月球進入地球的半影時,應該是半影食,但由於它的亮度減弱得很少,不易察覺,故不稱為月食,所以月 食隻有月全食和月偏食兩種。

月食一般都發生在“望”,但不是每逢“望”都有月食。一般情況下,月球不是從地球本影的上方通過,就是在下方離去,很少穿過或部分通過地球本影,因此,一般情況下就不會發生月食。每年月食最多發生3次,有時一次也不發生。

月食的過程分為初虧、食既、食甚、生光、複圓五個階段。

初虧:月球剛接觸地球本影,標誌月食開始。

食既:月球的西邊緣與地球本影的西邊緣內切,月球剛好全部進入地球本影內。

食甚:月球的中心與地球本影的中心最近。

生光:月球東邊緣與地球本影東邊緣相內切,這時全食階段結束。

複圓:月球的西邊緣與地球本影東邊緣相外切,這時月食全過程結束。(注1)

看現在這個情況,今天會是月全食,現在還隻是初虧階段,過一會兒,光線會越來越暗的,我們得趕緊下去,你如果不想下去,就呆在上麵吧,如果有什麼事,我會叫你的。”簡援朝耐心的解釋道。

“援朝大哥,你把我當成什麼人了。我剛才說過,就算天塌下來,我也要和你一起下去,更別說這個天狗食月了。”韓東來堅定的說道。

“好兄弟,那我們下去吧。”簡援朝微笑著拍了拍韓東來的肩,說完便抓緊鐵鏈,率先爬了下去。

井外的天空越來越黑,月食開始了。

注1:這一章花了很大的篇幅介紹了月食的具體情況,有些讀者可能會看得不耐煩,但因為下麵的情節會與月食有很大的關係,所以在這裏進行了詳細的介紹,請讀者大大們諒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