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
玄幻 武俠 都市 曆史 科幻 遊戲 女生 其他
首頁

第52章 安置難民(2 / 2)

“這樣的話,倒還可以啊。”

“對啊,不用在我家裏吃飯,還幫忙幹活。想想也不虧啊。”

“還是夏老板大氣。這麼多難民的吃飯問題,她都給包了。 ”

“聽說她也是從北齊來的,而且她現在開的珍饈堂多掙錢啊。”

“我等會兒要挑兩個身強力壯的,好多幫我幹點活。”

“我看著那小孩多可憐啊。我就要那帶小孩的吧。”

一會兒的功夫,村民就議論開了。隨後,現場紛紛傳出了報名聲。

“村長,我家裏房子多,能住好幾個。”

“村長,我家柴房還空著呢。”

“村長,我要老婆子就要兩個帶孩子的女的吧,我看著娃娃喜歡。”

……

“好好好,大家不用著急。想要領人的,都先到夏宅門口去登記吧。”

村民和難民的工作都做通了。結局遠遠超出夏瑾怡的預料,全村六十多戶人家,一百多號難民,最終愣是不夠分。現場還差點發生衝突。不過不是難民和村民,而是村民和村民之間。

“你家都三個了,你家還能住得下嗎?這個應該住我家。”

“要你管,我家屋子多的是。你自己看看你家的房子吧,人家的房子最多說是四麵透風,你家那是五麵透風——五風樓。”

……

想不到,村民們的熱情已經到了這種程度了。

為了方便管理,夏瑾怡命人對難民和他們結對的村民一一進行登記造冊。又想命人到城裏采購了大量的棉花和粗布,組織會針線活的村民和難民們幫忙做成棉被和棉衣,提供給難民們使用。這樣大家就都能過一個溫暖的冬天了。

一通操作下來,村裏的難民問題算是基本解決了。夏瑾怡的錢包也算是大出血了。不過,見到難民們接下來的表現,這些錢也算沒白花。

自從難民們分散住到村民中去之後,雖然偶有小衝突,但總體還是相處融洽的。本就是冬天沒什麼農活可做,難民們要做的活大多是幫助村民挑水、掃地、到山上砍砍柴之類的。很多人幹完當天的活後,也都沒有閑著。

有人和村民一起編筐、做針線活補貼家用;有人知道夏瑾怡來年要把夏宅後麵的山地開出來種菜,主動幫忙一起開荒;

也有人發揮自身專長,到山上打打獵。偶爾得幾隻山雞或野兔,也算是大家改善下夥食。當然夏瑾怡也不是每天都隻給大夥熬粥,米飯、白麵饅頭,甚至是豬肉、魚、蝦也是偶爾會出現在菜單裏的。

(題外話:為什麼菜單裏會出現這些肉類呢?豬肉解饞,而魚蝦,說實在的,夏瑾怡空間裏的魚蝦都快要到泛濫的地步了,正好可以消耗一下。)

還有人幫忙看家護院,完善村裏治安。因為現在不光是青龍村,京城附近幾乎所有的縣鄉都出現了難民。難民們良莠不齊,有像村裏收留的這些老實的,也有那不老實的、作奸犯科的。難民中的十幾個壯小夥們和小墩子他們幾個村民組織起來了一支護村隊,專門預防奸人入村。

大家儼然是成為了村裏的一份子,把青龍村當作自己的家園進行愛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