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
玄幻 武俠 都市 曆史 科幻 遊戲 女生 其他
首頁

59第59章(1 / 3)

開啟AI情感朗讀功能。歡迎大家點擊體驗!

順天府的鄉試已經塵埃落定,同一科的舉人們不管是不是想要參加第二年的會試,大家拜見了座師房師之後,作為同年,互相之間也要聯絡感情,而與此同時,為了趕上第二年的會試,提前過來適應一下,陸陸續續也有外地的舉人上京了,不光是租賃房子的人還有客棧之類的地方很是賺了一筆,各種文會詩會也是經常有。

一開始是林如海帶著史鴻參加了一兩次比較高檔的,也就是翰林院的幾位老翰林出過麵的那種,史鴻表現得還算不錯,雖說作的詩隻能說是中上,並無多少出彩之處,但是史鴻年紀小卻博聞強識,對於很多事情,也極有想法,而且為人謙和,很快便有了一些名聲,因此經常也能收到一些詩會文會的帖子。反正他如今也不需要再去國子監了,因此史鴻對於這些詩會文會也很有興趣,經常過去,與各地來的舉人互相交流一番,哪怕隻是喝喝茶,聊聊天呢,多一點人脈也是好的。

說句老實話,這些詩會文會其實在某種程度上已經是黨派的雛形,哪怕聖人教誨君子朋而不黨,但是真的不結黨的,那真是少有。不過本朝黨爭並不算嚴重,也是因為開國至今也不過百年,政治資源還足以分配,尤其是每每到了奪嫡的時候,哪怕知道每一次奪嫡之爭都是腥風血雨,大批的官員落馬,但是,為了最終的利益,或者是上了船下不來的,依舊大有人在。因此,每每換一個皇帝,都有不少位置空下來,自然不至於讓人沒有了上升的空間,最終導致為了爭取政治利益,掀起毫不留情,你死我活的黨爭。

因此,這些讀書人也就非常溫和,尤其還沒有不如朝堂,沒有利益上的衝突,也沒有政見上的不同,頂多或多或少有些地域上天生的親近與偏見,不過,也不至於直接就表現出來,表麵上,大家都是一團和氣,你若是不喜歡什麼人,也就是離他遠一些,若是想要在口頭上占什麼便宜也行,隻要你不怕到時候反而搬起石頭砸了自己的腳就行。尤其在這個等著會試的當口,誰也不想落個心胸狹窄,容不得人的名聲。

史鴻在國子監念了好幾年的書,雖說平常關係比較親近的也就是李約他們幾個,但是跟別人也並非沒有多少往來,反而他在國子監人緣不錯,這些人也是來自各個省份,不少人也樂意充當一個引路人,將史鴻引進自己所在的圈子。史鴻有個做閣臣的老爹,將來還能繼承一個不算低的爵位,老師林如海也是能臣,林家在江南經營多年,在讀書人心中也頗有聲望,這兩個背景隨便拿出來一個,就很容易混得開了,何況兩者兼有。固然有人心裏不服氣,覺得酸溜溜的,但是當麵給史鴻難看的還沒有出現,中國自古以來講究一個關係,這會兒得罪了史鴻,就是得罪了背後的兩位相爺,就算將來自己考上了,哪怕是考上一甲了呢,人家隨便給你穿個小鞋,也足夠你蹉跎一輩子了。

真正清高,目下無塵的讀書人也有,不過這樣的人,在自己的圈子裏麵也是不受歡迎的。何況一般考到舉人,一般情況下也起碼是二十好幾的人了,自然知道一些人情世故,真要是書呆子,也未必能走到這一步,因此多半都很實際。要不然,當年宋朝那位皇帝怎麼會赤|裸裸地就說什麼書中自有黃金屋,書中自有千鍾粟,書中自有顏如玉呢。真正大公無私的人,古往今來也沒幾個,口號什麼的都會喊,張載說的為天地立心,為生民立命,為往聖繼絕學,為萬世開太平誰都會說,就像是後世都在喊為人民服務一樣,這話聽聽說說就行了,你要真的傻乎乎的相信這個,人家不會覺得你是聖人,隻會覺得你是傻瓜。

既然史鴻屬於那麼後台硬,自己本事也拿得出手,將來前程已經比較明朗的,大家自然不吝於對史鴻散發自己的善意,說不得,將來就要求到人家頭上去呢!

不過史鴻倒也有些收獲,本朝並無海禁這一說,對外政策相對也比較開放,要不然,海貿也不會那麼發達,廣東福建等沿海的省份,更是經常有外國人過來,東西方的交流其實也挺頻繁的。有個來自蘇州的舉子叫做徐祈年的居然還是個基督教徒,在發現史鴻也能說幾句英語之後便來了興致,一邊跟史鴻說一些從傳教士那裏知道的西方的事情,一邊極力鼓動史鴻也去受洗,信奉上帝,史鴻哭笑不得。

史鴻對歐洲那邊的事情很感興趣,不過徐祈年知道的也不多,那些傳教士很有學問,在算學乃至曆法上很精通,偏偏在中國,這玩意隻能說是雜學,正統的讀書人多半對此不屑一顧。

史鴻琢磨著讓自家的船隊不要局限在南洋和東洋,也往歐洲那邊去看看,按照時間,工業革命也差不多開始了吧。可惜的是,在長安也沒見過什麼外國人,聽說太上皇在朝的時候,宮裏麵還有個來自佛郎機的宮廷畫師,後來不知道因為什麼事情,觸怒了太上皇,不光原本準備建的教堂泡了湯,他自個也被直接驅逐了。

如今的讀書人還算開放,雖說依舊自詡天朝上國,對於那些外國人多半帶著點鄙視,覺得那些人無論穿著還是飲食,都極為古怪,而且不通禮儀什麼的,不過他們也承認,那些外國人帶來的東西,有的還是有可取之處的,比如說那些鍾表,還有一些洋緞洋布什麼的,雖說比不上真正上等的綢緞,但是比起差不多價位的一些普通的料子卻要好很多。

不過,大多數人對於那些外國人沒什麼了解,他們根本不知道歐洲有哪些國家,反正就是統一稱呼為弗朗機人,大家對這個也就是好奇一下,沒幾個人將這些外國人當回事。

史鴻見這些人的態度,心中也是暗歎,後世的時候,中國早就沒有了天朝上國這樣的心態,反而對於那些哪怕是小國家出來的外國人也極為欣羨奉承,自己的國民反而弄得跟二等公民一樣,有點錢就想著移民,不得不說,是一件比較悲哀的事情。

這種憂國憂民的心思,史鴻也不過就是在心裏頭想了想,不在其位,不謀其政,他這會兒甚至不知道本朝科技經濟水平到了什麼層次,如今他能做的,無非就是在科考中取得個不錯的名次,在朝中占據一席之地,有了話語權,再對一些事情有了具體的了解,再談該做什麼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