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
玄幻 武俠 都市 曆史 科幻 遊戲 女生 其他
首頁

第二三九章 古法雕刻(1 / 2)

“歪道理,不跟爭辯這個了,工具已經準備好了,咱們開始吧。”張筱雨可不怎麼相信張元的雕刻技術能勝過她,畢竟她可是得到了鬼斧劉的真傳的,難道還比不上一個自學成才的人?

兩人這一動手,立馬就顯出了不同。

“劉老,您不是閆城本地人嗎?我怎麼看張筱雨用的是南派的雕刻手法啊?”張元既然會雕刻,那自然也是對玉石雕刻有過一番了解的,不可能什麼都不知道。

他一看張筱雨那架勢和下刀的方式,就看出來了,那肯定是南派的雕刻手法。

“你幹嘛不動手啊,瞧不起我啊?”張筱雨看了一眼張元道。

“不著急,你先動手吧,我參詳參詳。”張元真要動手,那速度可就快了,他要讓張筱雨徹徹底底的服氣,那就得拿出非凡的本領來,如果僅僅是高出一點點的話,那這個驕傲地女人可未必會心甘情願為他打工的。

“哼,我可不會手下留情的。”張筱雨完話,便開始認真雕刻了起來。

“老夫的確是閆城本地的人,不過當初學徒的時候,是跟著南派的大師學的,你也知道南北區別?”劉老笑著問道。

“有過一些研究吧。首先南方雕工藝細膩,重細節部分的逼真精細,特別表現在玉器擺件上;北方雕工藝多用簡練刀法表現,通常在玉石上留出較大麵積,形成‘疏可跑馬、細不透風’的特點。”張元回答道。

“對對對。沒錯,就是這個道理。不過南方雕工曆來都是市場主流。據某權威公司的調查顯示。市場上南方雕工與北方雕工的市場占有率起碼是8:,市場普遍認可南方雕工,對北方雕工並不熟悉。其中最根源的是曆史原因,在清三代時,南方雕工更是深受曆代帝王重視。這也是老夫當初學習南方雕工的原因啊。”劉老點了點頭道。

“嗯,這個我知道,就拿清代典型的‘鬆鼠吃葡萄’主題來吧,北方雕工通常用一大片葉子為底。突出表麵葡萄的形狀;而南方雕工就多把葡萄整體細致雕出來,並把葡萄底下的玉石掏空。這就使得南方雕工更加讓人喜愛,那個時候南方雕工就已經占了上風了。”張元點頭道。

“哦?那你可知道南方雕工也從北方雕工那裏學了一些東西,是什麼嗎?”劉老問道。

“這個我剛好聽人講過,南方雕工向來‘不惜好料’,為了一件精品可以犧牲不必要的部分;而北方雕工多‘惜料’,盡量保留玉料的完整。如用一件50克左右的玉石來雕這件‘鬆鼠吃葡萄’。南方雕工手裏的成品最多0到0克,而北方雕工手裏的成品估計還能有40多克。

從藝術角度講,南方雕工更求極致、完美;但由於和田玉、翡翠,以及其餘玉石材料的逐漸減少,大部分收藏者以稱重來作為衡量玉雕的標準之一,令南方雕工藝師們也逐漸關注這個問題。借鑒北方雕工的特點。”張元回答道。

“沒錯沒錯,答到點子上了,其實到了現代,北方雕工和南方雕工有很多東西融合到一起了。”劉老讚許地點頭道。

“光會有什麼用,哼。手底下技術不行還不是一樣不行。”張筱雨停下手中的活兒,抬頭道。

“你這個丫頭啊。南方雕工要的就是精細,你這分心可要不得,仔細點。”劉老嚴厲地道。

“知道啦。”張筱雨嘟了嘟嘴巴,又不話了,開始更加認真仔細地去雕刻自己手中的玉鳳。

“可是啊劉老,我聽了,在當代,南方雕工比北方雕工影響力更大,還因為南方多聚集大師級人物,整體價格高於北方大師;南方玉雕人才比北方多,後繼有人,而北方從業者日益減少;南方玉雕產業發展甚好,影響力廣,北方難成規模。許多北方的年輕工藝者紛紛到南方學習玉雕。這種趨勢令北方雕工在市場中的份額越來越啊。”張元看了一眼張筱雨的雕刻,手法的確不錯,這個年紀能有如此雕工,自己如果沒有仿字訣幫助的話,那真的是要甘拜下風了。

“這種情況是存在的,不過,也有業內人士認為,北方雕工大氣、質樸,具有傳統的古風,藝術水平不可低估;另一方麵,雖然南北大師的作品價格都難以撼動,但隨著南方個別產業鏈的擴大,部分工藝師也跟隨上‘淺工之風’,部分玉雕商品雕刻功夫不到位——這種態度降低了部分玉雕的收藏價值。對於眾多收藏者來,應該不分南方雕工、北方雕工,而是挑選自己喜歡的風格和精品之作進行收藏。所以,北方雕刻其實還是有很大的市場價值的,正所謂物以稀為貴嘛,不是少了就不一定不好。”劉老想了想道。

“倒也是,看起來這雕刻啊,還真不能跟風!”張元點了點頭道:“劉老,您要是累了就先去休息吧,我也該著手雕刻了,不然啊筱雨姑娘怕是要怪我瞧不起她嘍。”

“不用,我坐這兒一邊喝茶一邊看,倒也是其樂融融啊。”劉老笑了笑道,其實他是真想見識見識張元的雕刻技術到底是個什麼程度的,畢竟被石老王等人吹噓的那麼厲害,要是不親眼瞧瞧,這心裏頭還真是有點不太舒服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