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
玄幻 武俠 都市 曆史 科幻 遊戲 女生 其他
首頁

第一一八一章 國之重器(2 / 2)

然而以後如果發現這樣無法打擊盜墓,反而還會造成更為瘋狂的走私,引起青銅器外流的話,國家肯定會改變這樣的策略的。

要知道,盡管有嚴格的法律規定,但實際上青銅器的交易從未真正停止過。因為國內和國外在管控鬆緊程度上存在“落差”,使得相當一部分青銅器交易由國內轉向國外,從公開轉入私下。

相對於國內市場對青銅器的嚴格管轄,海外市場的拍賣政策顯然要鬆動很多。

“清朝末年至民國,因為社會動蕩,有很多傳世的青銅器流散海外;改革開放至今,一些出土的青銅器也被走私出去了。總體數量驚人,其中一些還是質量非常好的、連國內博物館都沒有的精品。”張元當初跟董老還有李老討論這些青銅器的時候,可是從兩位前前輩那裏聽到了不少這方麵的信息,李老就告訴他:“在海外,如果是1949年以前流通出去的青銅器,當然照拍不誤;如果是1949年之後走私出去的,除非國家能拿出非常確鑿的證據證明是出土文物,或者是被盜的,否則拍賣行也可以進行拍賣,國家也無法行使追索權。”

可笑的是,目前世界範圍內最大的青銅器藏家竟然是是一位美國人!

聽董老,這位美國人收藏的青銅器,數量和質量超過了國內任何一家博物館。幾年前,他曾想將自己的收藏出一本圖錄,但後來發生了希臘向英國追索流失文物的事件,這個計劃就擱置了。

他怕什麼?

自然就是怕我國追索這些青銅器了,沒有圖錄的話,就不知道詳細了,也不知道該如何追索了。

當時聽到這個事兒,張元真得是非常激動啊,還揚言總有一要把這些青銅器接回家。

可是現在仔細想想的話,是不是咱們國家的收藏法出了問題?如果允許國內的收藏家收藏青銅器的話,也不至於會導致全世界收藏青銅器最多的人是美國人了。

還有一些事兒,張元是從王政君王老口中得知的。

這些年,王政君經常去歐美、日本及港澳台地區,搜尋早年流失的青銅寶貝。他告訴張元,青銅器在海外的私下交易暗潮洶湧。香港中環古董街荷裏活道有一家專營青銅器的“日本陳”,老板手裏有許多早年間流散海外的青銅器精品。

“日本陳”告訴王政君,目前全世界真正懂得這些精品青銅器的隻有三個人,寶島的曹興誠,比利時的“吉賽爾”,英國的“埃斯.肯納奇”。

而中國內地除了保利藝術博物館之外,夠實力、又懂得青銅器精品的私人藏家一個都沒有。

“我現在擔心的是,如果中國收藏家失去了眼前的好機會,將來可能用十億、百億的代價都難以買回這些國寶級的青銅藝術品。”王政君當時告訴張涯元:“直到見到了你,我覺得這個日本陳的不對,你是真正懂這些青銅器的人,一定要把這些東西弄回來啊。”

張元當時就了:“王老,你也知道的,咱們國家法律明文規定了1949年之後的青銅器是不允許流通的,別的東西我還能弄,但是這青銅器,實在是有點難辦啊。”

王老笑著搖了搖頭道:“其實也不盡然,盡管有政策的障礙,但我並不認為國內藏家在青銅器領域毫無可為。要障礙,其實哪個年代都有。上世紀七八十年代,不要買賣青銅器,就是買賣錢幣、書畫、明清官窯都屬於倒賣文物,但就有像馬未都這樣的人敢去買。”

“哈哈,您的這個倒是大實話。”張元笑道。

“反正我是絕對堅信流落民間的青銅器早晚會獲得合法身份,和我有相同信念的人並不在少數。這幾年,中國嘉德、帝都保利都在拍青銅器。在海外青銅器交易市場上,我經常會碰到上浦一家大拍賣行的老板,他從幾年前就開始悄悄買進青銅器了。他跟我,青銅器市場早晚要開放,如果現在不買,將來青銅器的拍賣政策真的放開,可能連貨源都沒有了。青銅器的數量和古書畫、陶瓷是不能比的,買少見少。”王老當時這番話的時候,真是恨不得自己能年輕幾十歲,也去搞青銅器收藏。

張元對於這些話,倒是認可的,隨著社會越來越開明,他絕對有理由相信,青銅器的收藏肯定會合法化的,就像當初的瓷器、書畫能合法化是一個道理。(未完待續。。)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