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
玄幻 武俠 都市 曆史 科幻 遊戲 女生 其他
首頁

第一六五二章 糟粕還是精華?(2 / 2)

那個時候他這個朋友可以跑遍了市裏的大醫院,都沒有用,當時老院長還隻是一個醫學界的學徒而已,當然幫不上什麼大忙,隻能去幫忙找醫生。

後來到了一家中醫院,那裏的院長了,這不是什麼大問題,隻需要堅持紮針三個月,就可以緩過勁來了。

本來包括老院長在內的人都是不信的,甚至覺得這就是個神棍騙子,中醫哪有那麼厲害啊,針灸哪有那麼神奇啊。

可找了那麼多的辦法也治不好,還能怎麼樣,就隻能試試了。

當時完全就是抱著死馬當活馬醫的想法去嚐試的,誰能想到,僅僅一個星期過後,孩子的眼睛明顯就有了起色,那孩子的父親高興壞了,要給那個中醫院的院長弄個錦旗什麼的。

可是老院長當時還是持懷疑態度的,就先別慌,等等看,等痊愈了再。

老院長其實還有一些別的想法,因為這孩子之前接受過西醫的治療,所以他覺得這麼短的時間裏有效果可能反而是西醫的功勞。

其實老院長家裏就是祖傳的中醫世家,以前家裏人讓老院長學中醫。

老院長當時是一百二十個不樂意。

都什麼時代了,還學中醫……別看老院長是中醫世家出身,可他對中醫很有看法:危重病人來了,我給他灌中藥湯子,灌得進去嗎?

然而三個月之後,他卻不得不承認一件事兒,他一直以來視為垃圾,視為糟粕的針灸,居然真得基本治好了那孩子的肌無力,當時那個中醫院的院長以後不用繼續針灸了,可以定期到醫院進行推拿,確保效果,一年之後就可以痊愈了。

從那兒之後,老院長就拜在了那位老中醫的門下,這一路學中醫走到了今。

白隨著老中醫診脈,晚上研讀古文,參悟病案。一晃十年,才出了師。在這十年裏,老院長倒是對中醫產生了興趣,越學越有味道,一直堅持到了最後。

到了中醫研究所上班,老院長才了解他這個中醫世家的招牌是多麼的金光閃閃。以自己一個輩,有那麼多花白胡須衝自己點頭哈腰,那感覺真是非同一般。有這塊招牌往那裏一戳,病人來了就自覺病好了一半。

當然了,老院長也確實有他的真才實學,加上家族幾百年積累下來的獨特診療手段,不少獨門驗方,憑著膽大心細,真就治好了不少疑難雜症。

其實仔細想想,張元的針灸和推拿能夠達到神奇的效果,也不是不可能的事情,或許自己也可以做到,隻是關鍵問題在於那種塗抹的藥,那個才是問題所在吧。

“夥子,你這盒子裏究竟裝的是什麼藥,如果我沒有猜錯的話,你的針灸和推拿能夠達到如此出色的效果,應該與這種藥有關係吧?”

與其自己瞎胡想,還不如直接開問呢。

因為事實上中醫的神奇,比起現代中醫研究還要複雜,即便是某些人所的五行陰陽理論,其實也並不全麵。

中醫,即相對西醫而言。在西方醫學沒有流入中國以前,中醫基本不叫中醫這個名字,而是有獨特且內涵豐富的稱謂。

中醫產生於原始社會,春秋戰國中醫理論已經基本形成,出現了解剖和醫學分科,已經采用“四診”,治療法有砭石、針刺、湯藥、艾灸、導引、布氣、祝由等。自古以來就有“醫道相通”的法。

這種影響最早可以追溯到黃老道家的典籍《黃帝內經》,它是中國傳統醫學四大經典著作,也是我國醫學寶庫中成書最早的一部醫學典籍。同時是研究人的生理學、病理學、診斷學、治療原則和藥物學的醫學巨著。在理論上建立了中醫學上的“陰陽五行學”、“脈象學藏象學”、“經絡學”、“病因學病機學”、“病症”、“診法”、論治及“養生學”、“運氣學”等學,後來的中醫學和養生學則在先秦道家思想的基礎上,開始用陰陽五行解釋人體生理,出現了“醫工”,金針,銅鑰匙等。

東漢出現了著名醫學家張仲景,他已經對“八綱”,也就是陰陽、表裏、虛實、寒熱有所認識,總結了“八法”。

華佗則以精通外科手術和麻醉名聞下,還創立了健身體操“五禽戲”。

唐代孫思邈總結前人的理論並總結經驗,收集5000多個藥方,並采用辨證治療,因醫德最高,被人尊為“藥王”。(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