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
玄幻 武俠 都市 曆史 科幻 遊戲 女生 其他
首頁

第一六六八章 先秦的呼喚(2 / 2)

幸虧李明光知道他的情況,倒也沒有怪他,反而是幫著他在學校裏請了假,並且告訴張元隻要考試的時候能到學校,並且達標就行了。

張元自然是滿口答應,學習的事兒,那在哪裏都可以進行,研究生並不是初中生或者高中生,需要去乖乖聽老師講課,所謂研究生,大多數時候還是要自己去研究琢磨,然後自己去發現的,導師隻是一個領路人。

對於李明光,張元真得是非常感激,這位導師對他那真得是足夠寬容了,他也不能讓這位導師失望啊,最起碼在考古方麵,一定要做出點成績來,這樣的話,外麵的閑言碎語也就會少一些了。

等到氣暖和一些的時候,他就打算憑借自己的能力尋找一些古代遺跡或者建築,好好地去實際操作一番。

那個時候他應該也不會有什麼壓力了,畢竟現在柳夢尋都快生了,等氣稍微暖和一些的時候,孩子可能都幾個月了,到時候他這個當父親的恐怕是想湊在跟前都湊不進去吧。

母親、父親、奶奶、丈母娘、丈人爹,還有柳老爺子、聶老爺子等一堆人,再加上聶震、徐剛、蛇麟這幾個企圖定下娃娃親的家夥們,自己這個親爹真得是不用操心太多了。

到那時,自己也可以多花點時間在課程上了,當然他雖然學的是地質學,不過也是考古地質學,最終還是要為考古服務的,他很喜歡尋找古代遺跡的那種感覺,將迷失在曆史之中的東西,通過自己的雙手尋找出來,那種感覺,真得會讓人特別興奮。

尤其是先秦曆史。

中華文明的源頭,據很遠,隻是三墳五典既已湮滅,三皇五帝的功業也就不甚分明;秦朝一統之後,列國史籍皆被焚毀,先秦時代的麵目就變得更加模糊。

後雖得力於博聞強識的通儒們的記憶,加之斷壁殘垣間的一些出土,部分先秦文獻得以重新整理,但恐怕已不是本來麵目。於是到了今,我們就剩下一部真真假假的《尚書》,一部斷簡殘編的《春秋》,其他如《國語》、《左傳》等,也是虛實難辨,到處存疑。但好賴我們還能從中窺見一些先秦的影子。

回溯到先秦上古時期,中華大地曾星羅棋布無數國,號稱“萬邦”,所以,《尚書》中有“萬邦鹹寧”、“萬邦惟慶”的詞句。這些古國,經過世代兼並,最終統一於秦。其中一些事跡顯明,對曆史進程有較深影響的,我們能從《史記》中找尋它們的影子,它們存在於五帝夏商周秦的“本紀”中,存在於春秋十二諸侯及戰國七雄的“世家”裏。

《史記》中的這一部分內容,大致能夠反映從“萬邦時代”到秦朝統一之間的曆史格局,但因為太史公在著述時有所取舍,所以還不夠全麵透徹。

我們一直上下五千年的曆史,可是因為缺少文字記載,所以在商朝以前的曆史,西方人並不承認。

張元覺得,西方人承認不承認倒是其次,畢竟西方那幫騙子連神話故事都能當成自己的曆史,卻不願意承認有古董作為證明的中國曆史。但是咱們自己也要搞清楚祖宗的曆史啊,光是那些古董還不夠,還需要文字!

作為一個收藏家,張元以前僅僅滿足於可以低買高賣來賺錢,但是人也是會改變的,事情總是在發展變化的,現在的他,明顯這個目標定的更高了,之所以會選擇學習考古學研究生,一方麵是因為李明光,另外一方麵,就是因為他想親手揭開神秘的先秦史,以及中國曆史中的諸多疑點。

就像探秘科學奧秘一樣,每個人都有自己喜歡的方向,有的人喜歡的是探秘宇宙,而有的人則喜歡探秘曆史。

張元對曆史的癡迷,可是比很多人都要多得多。

在準備前往南非之前,劉浩又來到了四合院,告訴張元,已經跟坦桑尼亞那邊的部落酋長商量好了,這個收入需要給部落分出一成,畢竟地盤是別人的,雖然是要拿錢買下礦藏,可是這些人也不傻,不可能那麼容易讓你得到這樣的礦產的。

張元知道這個事兒之後,倒是沒覺得意外,這世上的人都不純,既然要跟當地的部落合作,對方隻要一成的收入,這其實已經算是手下留情了,他覺得為了安全,能答應還是盡量答應。(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