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
玄幻 武俠 都市 曆史 科幻 遊戲 女生 其他
首頁

第三一五二章 筆筒的盛宴(二)(2 / 2)

隻是讓張元驚訝的在於,這件筆筒明明在故宮博物院裏放著,怎麼就到了這幫人手裏頭了?

他可是確信眼前這隻筆筒是真的。

而故宮那件也是真的。

朱鶴應該不會同時雕刻兩件一模一樣的東西,這裏麵絕對有古怪!

強壓住內心的困惑,他繼續朝下麵看去,主持人也在那裏一一進行介紹。

這第二件是朱纓竹雕劉阮入台香筒,明代晚期作品。

國內各博物館係統的工作草草了事,近年出版的各類圖像數據實是拙劣,總以為三朱不過盛名而已,直至故宮博物院竹鏤文心竹刻特展,隔著櫥窗看到實物。

尤其是朱鬆的“竹雕劉阮入台筆筒“。

書上的圖片實難展現出其藝術水平。

實物的色澤與圖片也差異頗大,見之真讓人欣喜不已。

筆筒以透鏤雕而成,古鬆盤桓,一縱而上,與山石透空掩映,主畫麵為對弈的場景,一女舉棋若放,若有所思。

高士一手捋須,一手支頤,極為簡單的刀工便展現出眼中灌注的神情。

其旁一女執扇而立,嫣然相望。

這個朱鬆也就是朱纓,明代三鬆之一,這水平,絕對不比朱鶴的水平差啊。

好東西!

第三件是清早期吳之璠的竹雕二喬並讀圖筆筒。

在竹雕中以人物稱絕的要數吳之藩,他的藝術特色如龍門造像般給人留下深刻印象。

他的作品隻有細品才能感受,他的代表作是寒山拾得、劉海戲金叉、二橋並讀等。

尤其是藏於上浦博物館的“竹雕二喬並讀圖筆筒“。

二人並坐榻上,一人翻書、一人執扇,纖纖玉手,靈動曼妙。

兩人相對,眉宇、神情親昵若語。

其衣紋如水流動、絲根根分明。

最為引人之處在於麵部的處理,眼部簡潔一二刀,便顯出嫣然之態,而麵部圓潤中不乏瑩笑的微妙變化。

而旁邊的花尊、牡丹、書冊、硯台等變增添了整個畫麵的古意。

看到這裏,張元愈覺得不對了。

大東亞博物館展示出來的三件竹雕筆筒,其中一件是故宮博物院的,另外兩件則是上浦博物館的。

這裏頭莫非真有什麼貓膩不成?

一個讓張元有些不安的想法突然產生。

難道這大東亞博物館,真得已經將手伸向了國內的那些大型博物館了嗎?

他繼續朝下看去。

幾乎每一次主持人介紹玩一個筆筒,都會引起台下一片驚呼之聲,所有人都為之震驚。

接下來這一件,則是清雍正七年顧鈺的竹雕迎駕圖筆筒。

跟中國藏友聯合會的那件相比,這個則更加出色,價格隻怕十倍於那件。

竹雕之中最為精工細致的要數顧宗玉,而這件故宮所藏“竹雕迎駕圖筆筒“。

每一個人物動態神情、山石轉折、溪流湧動,都精細到極致。

又是故宮博物院的!

張元不由眉頭緊鎖起來。

他覺得這個事兒極不正常,必須得想辦法搞清楚了。

作為一個一直都熱心於將國外的中國古董帶回國內的人,這種事兒顯然是無法忽視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