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
玄幻 武俠 都市 曆史 科幻 遊戲 女生 其他
首頁

第三一七九章 褚遂良的書法(1 / 2)

這是一副經過裝裱的碑帖拓本卷軸,文物鑒定中,鑒定碑帖拓本是比較難的。 ..

所謂拓本,就是將碑刻的書法作品拓片在紙上,因為石碑都是露的,容易損壞,年代離立碑時間越近的拓本就越清晰,價值也就越高。

中國是書法之鄉,書法作品在兩岸三地的行情一直居高不下,4年,帝都翰海拍賣的元代鮮於樞《草書石鼓歌》成交價高達46萬人民幣。

“老板,褚遂良是誰啊?”

愛蓮娜對書法那自然是一竅不通,更不明白上麵那位所的褚遂良是誰。

張元給他簡單介紹了一下:“褚遂良工書法,初學虞世南,後取法王羲之,與歐陽詢、虞世南、薛稷並稱‘初唐四大家’;傳世墨跡有《孟法師碑》、《雁塔聖教序》等。”

反正就是,這位是個很牛的書法家。

曆代書法評論家對褚遂良在書法上的造詣都有較高評價,也指出其不足之處。

唐人李嗣真《書後品》:

“褚氏臨寫右軍,亦為高足,豐豔雕刻,盛為當今所尚;但恨乏自然,功勤精悉耳。”因而把他的書法列為上品下。

唐張彥遠《法書要錄》中所輯張懷瓘《書斷》稱褚遂良“善書,少則服膺虞監,長則祖述右軍”。褚遂良的正書不在歐、虞之下,行書草書則在其下;並把他的隸書、行書列入妙品。

清人戈守智《漢谿書法通解校證·述古卷》引宋代著名書法家米芾:

“褚書如熟戰禦馬,舉動隨人意,而別有一種驕色。”

今人楊仁愷《中國書畫》評褚書:

“他的書法融歐、虞為一,方圓兼備,波勢自然,結體較方,比歐、虞舒展,用筆強調虛實變化,節奏感較強,晚年益豐豔流動,變化多姿。唐人評其書風‘字裏金生,行間玉潤,法則溫雅,美麗多方’。”

這廝有個很有意思的典故,張元記得非常清楚。

話太宗死後,傳位高宗李治,在李治冊封武曌皇後之前,大臣們有很多是堅決反對的,其中就以河南公兼大書法家褚遂良、趙公長孫無忌、英公徐世勣等反應最為強烈。

他們想力諫高宗,長孫無忌想第一個進去勸諫,因為李治決心已下,這個時候誰去阻擋他,無異於去送死。

褚遂良攔住了他道:長孫太尉是國舅,如果事情不順利,就會讓皇上背上一個向舅舅怒的名聲,這不好!

徐世勣:請讓我李勣先進去吧!

褚遂良:李司空,你是國家的重臣,一旦事情難辦,就會讓皇上背上一個治罪大臣的壞名聲,這樣不好。褚遂良我出自布衣,沒有立下一點功勳,隻不過受太宗寵遇,這才有了今,況且今正是我報答太宗的恩情之時,如果我不去,何以麵對先帝的在之靈啊!

於是就第一個衝了進去,結果,褚遂良妙語連珠,竟然把高宗暫時服了,冊封皇後之事,就暫時束之高閣,武後入宮,也就後延了一段時間。

當然,今這事兒跟武後沒什麼關係,關鍵還是那副拓本,究竟是真還是假。

按照那光頭所,這拓本是宋人拓下來的褚遂良的《善才寺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