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
玄幻 武俠 都市 曆史 科幻 遊戲 女生 其他
首頁

第三二三六章 24K純金人渣(二)(1 / 2)

明萬曆四十四年春,數萬江南民眾圍抄董其昌家,並一把火焚之,就因為他地主而且惡霸,橫行鄉裏,豪門加之劣紳,作惡多端。 . .

加之子弟不法,胡作非為,家人仗勢,狐假虎威,劣跡醜行,貽禍家鄉。

老百姓積怨之深,民憤之大,早就恨之切骨,奈何他身居高位,官官相護,奈何他財大氣粗,爪牙眾多,隻好任其橫行。

但這年春,由於他強納民女,采陰補陽,拘押民婦,剝褌搗陰,出了人命案,遂遭遇這場農民運動式的抄家。

在中國文人中間,為獨一份,在世界文人中間,大概也是獨一份。

圍攻民眾,成千上萬,四鄉八裏,嘯聚而來,焚其屋舍,毀其資產,砸其牌匾,毆其家人。

民抄董宦,野史流傳,江南一帶,家喻戶曉。

董其昌的文名雖甚,但不敵其穢名更大,是其一生中最大尷尬。

能把老實巴交的中國農民逼到這個份上,這位仁兄的人渣程度有多高,便可想而知了。

到了清朝,撰《明史》的張廷玉,下筆這位極富爭議的前朝人物,是如實道來,還是隱惡揚善,大概頗費周章。

作為識時度世、老道精明的官僚,作為極其聰明、極會來事的史官,既不能不這件事,又不能直這件事,隻好求助於和稀泥了。

第一,眾意難違,董其昌的書法、繪畫、題簽,在其健在時,便奇貨可居,人皆寶之,入清以來,更是朝廷科考、齋宮供奉、幹祿求仕、苞苴賄賂的極品。

第二,聖眷甚隆,不但為乾隆欣賞宗奉、讚譽備至、朝夕臨摹,得其精神,甚至連康熙也是十分肯的。

兩位帝王的賞識高看,撰史的他不能不下筆鄭重,幹嗎哪壺不開提哪壺,據實直書其臭其醜,惹得年輕氣盛而且特別自負的主子不開心呢!

董其昌的官宦生涯中,也有值得稱道之處。

譬如其尊師恤老、仗義行事:“舉萬曆十七年進士,改庶吉士。禮部侍郎田一俊以教習卒官,其昌請假,走數千裏,護其喪歸葬。”

譬如其教授東宮,敢於直言:“皇長子出閣,充講官,因事啟沃(為帝王講解開導的意思),皇長子每目屬之。(大概董其昌對朱常洛講了書本以外不該他講的話),坐失執政意,出為湖廣副使,移疾歸。”

譬如其啟年間,“時修《神宗實錄》,命往南方采輯先朝章疏及遺事,其昌廣搜博征,錄成三百本。又采留中之疏切於國本、藩封、人才、風俗、河渠、食貨、吏治、邊防者,列為四十卷,仿史讚之例,每篇係於筆斷”。

這些論述都收在董其昌的《容台集》中,可以看到董其昌在政治上的見解、在軍事上的謀劃、在經濟上的韜略。

尤其在涉遼事務上,對努爾哈赤之崛起,對邊外女真之擾邊,多倡防範抵製之策,頗有未雨綢繆之計,稍後一點的晚明誌士黃道周,為此書作序時,也承認對董認識之不足:“昔者睹先生之未有盡也。”

所以,清廷修《四庫全書》,因此書多有觸犯清政權的忌諱,而被列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