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
玄幻 武俠 都市 曆史 科幻 遊戲 女生 其他
首頁

第三六九二章 飲茶神器(2 / 2)

這是團茶的完整製法。

到宋代,更是用石磨取代了杵臼,將茶葉碾成茶末,所以也稱為‘末茶’。

飲用的時候,宋代主流的飲茶方法稱為‘點茶法’,是我國飲茶史上對茶藝的要求最為高級複雜、茶具的配備也最為精致的飲茶方式。

由於唐宋飲用末茶的飲用方法,其茶湯的淺色為乳白色或黃白色。

相應的,茶盞使用黑色釉,形成最明顯的色彩反差,無論是觀湯色,還是鬥水痕,黑色的器身都是最好的背景。

且建窯盞采用‘V’字造型,其造型腹壁較深,口沿寬大最適宜觀色,器型飽滿,手感厚重而且紮實。

從整體造型效果上看,‘V’字形茶盞盞麵口徑與底足比例相差較大,但十分協調,蓋麵口徑大可以為觀賞到更多的湯花提供便利。

可以,從釉色到器型,建窯盞就是為宋代茶道而生的。

也可以想象到當年最好的建窯盞在文人墨客,子貴臣中會有多麼高的地位。

加上燒製中呈現出的罕見的油滴斑、兔毫斑、曜變等釉色花紋,更是成為一時瓷器中的極品。

宋朝滅亡後,文人士大夫崇尚高雅韻致的文化受到嚴重打擊,末茶點飲在元代急劇衰落。

而一直在底層流傳的散茶衝泡法快速流行起來,成為元代之後明清時期的主流茶葉飲用方法,末茶點飲在明代還偶爾有記載,到清代徹底失傳。

可惜啊可惜,這種高貴的東西,怕不是一般人能享受得起的。”

這個拍賣師真得很能。

他很清楚,來這個拍賣會的人,多半都是有一些虛榮心的。

虛榮心比較強的話,就喜歡那種比較有麵兒的東西。

如今在華裔和日裔之中,有很多人都開始去學習唐宋時期的飲茶方法。

而建盞的價格,也因此在不斷的攀升之中。

這一次來拍賣會的人,恐怕都是經過精挑細選的。

因此拍賣師的話,自然會引發很多人的虛榮心爆棚。

這家夥,還真得是夠狡詐啊。

“一百一十萬!”

就在拍賣師話音落下的那一刻,一個聲音響了起來。

蹩腳的英文,一聽就是日本人。

張元去過日本好幾次,雖然中國人的英文的也不怎麼樣,可是跟日本人一比,那真得是好了太多了。

“師父,日本出手了啊,看起來他們真得對這建盞非常感興趣啊。”

劉金寶緊張地道。

“那是當然了,唐代時,中日交通史上著名的日本空海禪師來到中國留學。

他在唐留學生活時間較長,在歸國時不僅帶了大量的茶籽,還帶回了中國製茶的石臼以及傳統製茶技術。

因為崇尚唐朝文化的嵯峨皇喜愛茶葉,寺院開始大量種植茶樹,皇室也廣設茶園,飲茶之風由此自上而下的推廣開來。

日本奈良、平安時期的茶文化,可以是承襲唐風,此時的日本茶道從形式和內涵上,都與唐代陸羽《茶經》中提倡的極為相似。

到了宋代,另一位中日交通史上著名的高僧日本榮西禪師,也作為學問僧兩度赴中國學習佛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