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
玄幻 武俠 都市 曆史 科幻 遊戲 女生 其他
首頁

第三七零八章 不經意的值錢一瞥(2 / 2)

近年貧益甚,遂以此器歸於我國紐約中央博物館,此194年春事也。’

在運往美國之前,福開森將這些器物逐一拓印,據器之大而定紙之長短,一套15幅圖,輯成《齋舊藏古禁全器》,鄭孝胥題簽,影印出版。

後來有人傳出,此套古禁器物賣了0餘萬美元,無論在當時或是當今,都不能不算是一筆巨額。”

“當時的0多萬美金還不算多啊?”

劉金寶心想,別那個時候了,就算是現在,二十萬美金對他而言,那也絕對是一筆巨款。

“相對於那些青銅器本身的價值而言,真得不多。”

張元笑了笑道。

“哦,這麼一,我倒是能理解了,不過師父,這個觚是什麼啊?”

劉金寶虛心地問道。

“觚是盛行於商代和西周的一種酒器。”

張元回答道:“《論衡·語增》:‘文王飲酒千鍾,孔子百觚。’

《論語·雍也》子曰:‘觚不觚,觚哉!觚哉!’

《紅樓夢》裏亦有‘左邊幾上文王鼎箸香盒,右邊幾上汝窯美人觚’的話語。

還有一句成語‘不能操觚自為’。

這些一方麵明觚在古代人們禮儀生活中的重要地位,同時也明在商周時,隻有身份高貴的人才能用觚,表明觚非一般飲器。”

“那麼觚到底是一種什麼樣的飲酒器呢?”

李雲璐似乎也對這玩意兒產生了興趣,急忙問道。

張元整理了一下思路道:“《文》雲:觚,鄉飲酒之爵也。

又觴受三升者謂之觚。

實際上古籍對觚、觶與爵之記載頗有混淆之處,如《考工記》:梓人為飲器,勺一升,爵二升,觚三升。

而《韓詩》雲:二升曰觚。

顯然,古籍不僅對於觚的容量解釋不盡相同,而且對觚、觶與爵這幾種酒器的區別僅從計量上給予界定。

現今考古界所通稱之觚,是沿用宋人所製定的舊名,是否即為古籍中的觚,無法證明,因為商周之觚銘文中皆無此名。

考古中發現觚和爵常常配對而出,因此有的學者研究後認為,商周時人們飲酒常常要給酒加溫,溫酒則用觚,飲酒則用爵。

一般認為,觚當屬飲酒器和禮器,盛行於商代和西周早期,作用相當於酒杯。

商早中期,觚的器身較為粗矮,圈足部有一‘十’字孔。

商晚期至西周早期,觚身細長,外撇的口、足線條非常優美,紋飾繁複而華貴,圈足上無‘十’字孔。

這一時期的觚胎體厚重,器身常飾有蠶紋、饕餮、蕉葉等紋飾。

觚在西周中期已不是很流行的器物,因此這個時期觚的數量銳減,出土數量並不多。

但是上個世紀在扶風莊白一個窖藏卻出土了7件,這對人們認識這種器物至關重要。

其中與旅父乙觚相似的是鏤空獸麵紋觚、雲目紋觚、嵌蚌紋觚和垂鱗紋觚格外引人注目。

特別是垂鱗紋觚的年代已在西周中期偏晚,可見這個時候觚這種器物仍在流行。”

“師父,您剛這件亞什麼觚是陝州出土的?它的名字怎麼那麼古怪啊?”

劉金寶這家夥,問題還挺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