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
玄幻 武俠 都市 曆史 科幻 遊戲 女生 其他
首頁

第三八四三章 無知者無畏(1 / 2)

“二十萬?”

張元冷笑了一聲道:“我兄弟,他們搶來的東西,可不止二十萬呢,我的話可還沒有完。”

他並沒有打算放過這些搶劫的家夥。

聽朋友,這些家夥在富城已經橫行無忌很多年了,算是一股非常頑強的勢力團夥。

這些年以來,不知道有多少人遭殃。

別的地方,張元可能管不著,也沒法管。

但是富城可是他的老家,不管他現在在哪裏,以後走到那裏,這裏都是他的家鄉。

家鄉被整得烏煙瘴氣,他可是沒辦法忍受的。

所以這幫家夥,最好一輩子都被關在監獄裏麵別出來了。

“你的意思是,還有別的古董?”

朋友問道。

張元點了點頭,然後走過去,指了指另外一件東西道:“這個也是金代的古董,不過價值更高!”

“那不就是一個陶俑嗎?能值幾個錢?”

張老九黑著臉道。

張元笑了笑,該這個張老九是無知者無畏呢,還是蠢?

他指著那陶俑冷笑道:“這件金代紅綠彩武士牽獅俑,高19.厘米,寬0.5厘米。

全器塑一武士牽獅的造型,獅子與武士均立於方形台上,方台繪一周黑邊。

獅子張口作吼叫狀,怒目圓睜,威風凜凜。

獅頭及獅身大部分施綠彩,頸部毛發用黃彩裝飾。

獅身矯健,背部駝一圓形器,器頂中空,器下獅背以黑彩繪如意形紋飾。

獅子身體束有韁繩,武士立於獅側,手挽黑色韁繩。

武士濃眉大眼,上頜、下頜蓄有胡須,戴頭盔,著綠裝,腳踏長筒黑靴,從麵貌及服飾看,似是金人形象。”

“張兄弟,這個東西是做什麼的呢?”

警局的朋友問道。

張元道:“其實我很早就在書上注意到這件武士牽獅俑,看其形製似乎是一個器座,但一直不很清楚它的具體用途。

一年前在帝都參加全國博物館專業人員陶瓷鑒定培訓班,偶然聽到帝都大學秦大樹教授授課中提到一件同類的金代紅綠彩塑像。

培訓回來後,我立刻查找相關資料,並很快在1997年第10期的《文物》期刊上找到秦大樹先生《邯鄲市峰峰礦區出土的兩批紅綠彩瓷器》一文。

文中介紹197年峰峰礦區發現的一處窖藏,出土了一批紅綠彩佛像,其中一件菩薩騎獅塑像高46.厘米。

獅子高0.5厘米、長.5厘米,獅子側麵亦塑有一牽獅武士,造型、尺寸及風格幾乎與這件武士牽獅俑完全相同。

於是,我當然就豁然明了,獅背上圓形器上方原來應有一尊菩薩塑像,獅子是這位菩薩的坐騎。”

“原來是這樣啊。”

朋友雖然不玩古董,可是對於佛教還是有些研究的,因為朋友的母親就是一個佛教徒。

在佛教文化中,代表智、悲、行、願大乘佛教的四大菩薩分別有自己的坐騎。

其中文殊菩薩的坐騎為青獅,觀音菩薩的坐騎是朝犼,普賢菩薩的坐騎為白象,地藏菩薩的坐騎是諦聽,所以顯然這件武士牽獅俑上部所塑當為文殊菩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