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
玄幻 武俠 都市 曆史 科幻 遊戲 女生 其他
首頁

第三九零三章 銅鏡上的摩羯(2 / 2)

為什麼不是鳳凰或者別的東西呢?”

劉金寶這家夥,一旦問起問題來,就完全打不住了。

張元回答道:“這個其實也容易理解。

因為摩羯在印度就被認為是河水之精、生命之本,因此它隨佛教傳入中國後,與中國的水中之神魚和龍融合也就順其自然了。

隋唐時漢化的魔羯造像保留了印度摩羯的長鼻上卷的特征,從中還可以依稀看到印度摩羯的身影。

遼金以後,那個標誌其來源的長鼻子也逐漸變短,並慢慢消失,這時龍頭鯉魚身的中國摩羯已經完全成型。

根據觀察,我們很容易發現摩羯紋在這一時期的演變規律。”

事實上,張元曾經也研究過摩羯這種虛構的生物。

唐朝早期的摩羯和印度及中亞地區的摩羯一樣沒有翅膀,從唐代中期幵始,金銀器上才出現了有翅膀的摩羯紋飾及摩羯造像。

例如:在陝州所出土的摩羯紋四曲金長杯就出現了有翅膀的摩羯紋。

還有就是這時摩羯的頭頂上開始出現分叉角,可以此時摩羯的形象與早期傳入我國的摩羯造型相比更為豐滿。

可以這種長出龍角、魚身、雙鰭翅的摩羯造像已經被中國文化整合,並被中華民族重新理解,賦予了更多新的內涵。

可以,摩羯中國化的基本形象在唐朝時期已經基本形成。

明清兩朝,摩羯造像與摩羯紋飾都已很少見到。

從現藏於首都博物館的幾件明清時期飾有摩羯紋的器物來看,其形象的變化使之與印度原生摩羯形象的差距已經特別明顯了。

雖然還保存著“龍首、魚身、雙翼模式”的摩羯基本造型形象,但是與曆史上的摩羯已相去甚遠了。

在宋代的許多梅瓶上,飾有“魚龍”紋飾,在明代發展變化成一種叫做“應龍”的形象。

該造型是當時最具明代特色的海獸造型。

至清代,摩羯造像漸趨消亡,典籍文獻中對摩羯也甚少記載了。

摩羯紋在傳入初期與中國化後呈現著迥然不同的風格。

剛傳入時,與印度本土風格差別不大,摩羯紋樣式的變化,不僅僅是一種裝飾風格的改變,這種改變與中國古代社會的審美觀念的變化相吻合。

“對於一個古董收藏專家來,不要求你成為什麼曆史大家,但是對於一些比較特別的東西,還是要了解的。

比如這摩羯紋,如果不了解的話,那麼很容易將這銅鏡當成國外的東西,這就要鬧出笑話了。”

張元語重心長地拍了拍劉金寶的肩膀道。

他現在有關古董方麵的事兒已經不再去敦促李雲璐了。

因為李雲璐也不太感興趣。

那個丫頭在風水方麵的興趣和賦可比古董大多了。

“知道了師父,我會牢牢記住的。”

劉金寶點了點頭道。

“張先生,您覺得這銅鏡怎麼樣?”

這個時候,魯雄急忙問了一句,他拿這個東西可是來當做酬勞送給張元的,如果不值錢的話,那就沒什麼意義了。